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1-3章

簡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被譽為英國國民級入門心理咨詢書。

這本書講述了郁郁寡歡的蛤蟆先生通過10次心理咨詢,在咨詢師蒼鷺的帶領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也逐漸找回了信心與希望的故事。

在這本書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詢師蒼鷺的互動,探索了蛤蟆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與抑郁的情緒究竟來源于何處,讓讀者看到童年經歷對人格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

作者在最開始用了兩個章節,交代了蛤蟆先生為什么要去看心理醫生。

01 前情:不太好的蛤蟆先生

鼴鼠發現往日里總是熱情高漲、衣著光鮮的蛤蟆先生狀態不太好。

從鼴鼠看到蛤蟆先生住的莊園一派落魄的景象和蛤蟆先生外表形象的大反差就可以看出來。

從前的莊園雄偉壯觀,繁華遍野,熠熠生輝;如今的莊園,雜草叢生,蓬亂凋敝。

從前的蛤蟆是大家的開心果,裝扮總是像模像樣,甚至光鮮得有些滑稽。如今的蛤蟆前所未有的悲傷,它深色暗淡,衣著邋遢,身形削瘦。

就像蛤蟆先生自己說的那樣,整個人都不太好。

作者借鼴鼠的眼睛描述了蛤蟆先生目前正處于抑郁的狀態。

又讓鼴鼠將情況告訴課他們的另一位好友河鼠。河鼠剛好在報紙上看到蒼鷺醫生登的咨詢廣告。

河鼠認為可憐的蛤蟆應該去見見這位咨詢師,這個計劃得到了威嚴又有智慧的獾的支持。

在朋友們的極力勸說和鼓動下,蛤蟆來到了“蒼鷺小筑”,從這里開啟了他的心理療愈之路。

02? 第一次咨詢

作者羅伯特戴博德是資深的心理咨詢師,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詢的相關知識,它把經典童話《柳林風聲》里的動物角色放到了他的故事里。

通過蒼鷺醫生和蛤蟆先生的溝通,讓讀者們了解心理咨詢的標準流程和心理咨詢中傾聽、共情等技巧。

初見蒼鷺醫生的蛤蟆先生擺出來一副是我朋友讓我來的,反正你說什么我就照做的不情愿的態度。

借此,蒼鷺先生告訴我們心理咨詢的前提是自發自愿,雙方必須本著合作的精神。

心理咨詢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咨詢師和來訪者(注:心理咨詢中一般不稱病人或患者)雙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這就意味著,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悅朋友們才想咨詢的時候,我們才只能真正的合作。

為咨詢負責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第一次的咨詢確定了蒼鷺和蛤蟆先生的合作關系,但是蛤蟆先生還是發出了對心理咨詢的懷疑之問。像大部分去看心理醫生又不確定是否有效果的抑郁者一樣,他問:“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蒼鷺說:

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

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與你。

所以,真正的改變開始于主動接納自己的現狀,并且相信自己能好起來!每個人都有變得更好的能力,關鍵在于你準備好了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