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湖心亭看雪》作者張岱的后人
她被稱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她就是蕭紅,一朵開在冬日里的梅花。
梅花傲雪,敢與風霜雨雪作斗爭
她叫蕭紅,原名張乃瑩,敢愛敢恨的個性里,透著不懼與命運抗爭的成分。
蕭紅出生黑龍江哈爾濱呼蘭縣地主家庭,幼年喪母,在教育部門工作的父親具有嚴重的封建思想,一直重男輕女,蕭紅感受不到父愛,唯獨在祖父的小院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祖父常常教蕭紅認字看書,特別是讀古詩。后來祖父去世蕭紅便失去了溫暖的臂膀,而祖父的疼愛、開明與父親的冷落、封建造就了蕭紅叛逆的個性。
上初中時,為抵抗父親的包辦婚姻,蕭紅奮力抵抗,通過一年的抗爭,得到了父親的同意重新上學。
蕭紅也很是爭氣,考上了哈爾濱中學。而她的抗爭的勝利使未婚夫汪家丟了臉面,父親也因教女無方丟了工作,可蕭紅卻獲得了人身的自由,獲得了抗爭的喜果。
最令人稱贊的才情,20世紀30年代的“洛神”,在不幸中又有幸遇到了愛情
蕭紅來到北平女附中求學,愛上了有家室的表哥,帶刺的玫瑰讓蕭紅陷入險境,表哥并沒有和她現在一起在逃婚以后表哥把她一人丟棄,可堅強的蕭紅并未放棄人生,而是讓梅花在雪中越開越好。
拮據的蕭紅遇到了被她棄婚逃婚的未婚夫汪恩甲,不知汪恩甲是出于報復還是愛護,竟和蕭紅在一起了。在欠下旅館600元后,在蕭紅懷孕后,汪恩甲倉皇而逃。
在精神經濟的雙重壓力下,蕭紅向報館求助,在報社工作的蕭軍給蕭紅送來了精神糧食(幾本書)和5角錢,那是他回家的車票。
得到了書籍和金錢,堅強的蕭紅的看到了更大的希望。而蕭紅天生的文藝細胞開始萌芽,加之有祖父教她的詩文基礎,蕭紅開始畫畫,寫小詩寫文字,她這一才華恰巧被蕭軍看在眼里。
一場大雨阻隔了蕭紅的去路,卻并未潑滅她堅強的信念。她找到船只開始從旅館轉移。
這朵梅花除了有堅強的氣息,文藝的氣息還有對愛情的渴望,在受傷之后她并未害怕退縮。幾經輾轉,她和蕭軍再次相遇,他們的愛情大戲開始上演。
擁有最大的愛國熱情,用筆端鼓勵國人抗日抗爭
蕭紅她是堅強的梅花,她用所有香氣氤氳出奮力向上的力量,身體力行之外,用筆端賦予活水,鼓舞每一個為抗日為封建思想作斗爭的中國人。
蕭紅她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與蕭軍、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團體“星星劇團”中擔任演員,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日。
后來蕭紅寫文字,《生死場》的發表,鼓舞了人民抗戰的決心,使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民眾思想開始覺醒,特別是蕭紅小說里寫了東北的事例,鼓舞東北抗日救亡的士氣。
身為女子,蕭紅的骨子里長著愛國的信念,在西北支教,在延安寫文字,人民的覺醒,寫抗戰的事跡,無不在精神上鼓勵的前線戰士,鼓舞了每一個抗日的有志之士。
蕭紅,她一生短暫,但她堅強倔強,不抱怨命運的不公,敢于和命運斗爭,在31年的生命里留下了寶貴的文字,留下了傲雪的骨氣,在我們扼腕嘆息的同時,更多的會懷念她去梅花般堅強的品質。
后記:寫蕭紅的時候心里充滿了憐惜,她顛沛流離的命運里如果多一份父愛的疼惜,或者她會有不一樣的命運……? ? 不知是不是巧合,今年去了香港的淺水灣,后得知那里竟埋著她一半的骨灰,愿她在那里還是方向四溢的梅花,卻要比先前更快樂,再也不用過顛沛流離的生活。
~世有桃花日更群二人行繼續中,如果你也喜歡,請支持我的文字,謝謝咯^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