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我們|父母的遺憾有多少與你有關(guān)?

文/龍貓苒苒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看完《后來的我們》從電影院出來,已經(jīng)是晚上九點(diǎn),剛到電影院樓下,就看到廣場上圍了不少人,人群中央,一個流浪的吉他手聲音清亮,正在說話。

“接下來,把一首歌送給你們,最近這首歌應(yīng)該會很火,大家知道是什么嗎?《后來》,《后來的我們》大家都看了嗎?”

我站在門口稍微恍了恍神。

然后就聽到他彈著吉他開始唱了起來。

后來,我總算學(xué)會了如何去愛? ? ? ? ?

可惜你,早已遠(yuǎn)去消失在人海? ? ? ? ? ?

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 ? ? ? ? ? ? ? ?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電影臺詞里的那句“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成了最近很多文章里和朋友圈拿來感慨的經(jīng)典名言。

我真心的以為這是一部文藝的愛情電影,但是,林見清和方小曉的愛情,并沒有打動我,反而是貫穿始終,那個一心守著自己的小餐館,活了一輩子的,林見清的父親。

很多人說,看了《后來的我們》,才明白有遺憾的愛情,才是真的愛情,那些刻骨銘心的愛過,那些淚流滿面的悔恨,才造就了現(xiàn)在成熟豁達(dá)的自己。

可是我想說,《后來的我們》,愛情只是它借助的虛殼,那些回不去的地方,那些再也無法盡孝的人,才是后來的我們,最大的遺憾。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后來的我們,為什么只有過年才想到回家?

林見清問方小曉,“你老家也沒有人,你說你何必?cái)D著春運(yùn)回來呢?

方小曉笑了,“其實(shí)就是找個回家過年的理由,我媽這人兒是不可能回來了,我要是再不回來,就沒人管我爸了。

方小曉破舊的房子里,墻壁上掛著他爸的遺照,手里吃著她媽從國外寄過來的巧克力,她坐在舊舊的沙發(fā)上,笑的一臉燦爛。

明明是空蕩蕩的房子,沒有一絲的煙火氣,可是,她回來了,這里就不僅僅是個沒有溫度的房子,而是一個家了。

我們呢?

一年到頭的忙碌,回家的時間也就那么幾天,可還是會耐不住性子,同學(xué)聚會,朋友聚餐,真正在家里陪著父母嘮嗑說話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

我們有多少人和林見清一樣,把回家變成了一種形式。

電影通篇都掛著每年的除夕和初一的時間,而林見清和方小曉也只有在這兩天會回到遙江鎮(zhèn),吃完團(tuán)年飯,帶著老爸做的粘豆包和辣醬,匆匆的踏上歸途。

好似,那個生他養(yǎng)她的地方,成了一個暫時落腳的旅館,而那個遠(yuǎn)方打拼事業(yè)的城市,才是該盡快回去的老家。

后來的我們,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甘愿困在異鄉(xiāng)他市,慢慢遺忘了原本的故土。

我們,有多少人,再也回不去那個小城鎮(zhèn)了呢?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后來的我們,有多少跑贏了時光,有多少弄丟了對方?

林見清和方小曉分手后,頹廢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很快,他從痛苦中獲得靈感,成功的做成了伊恩和凱莉的游戲,并由此獲得了人生中第一筆巨款。

他買了房,給方小曉發(fā)短信,邀她一起回家過年。

破舊的餐館十年如一日,父親卻一年比一年衰老,變得體面的林見清不耐煩的教著父親怎樣使用遙控器。

頻道……這是HDMI的,這個是有線的,你沒發(fā)現(xiàn)臺多啦?還有這是音量,來,你試試!

不是開了嘛,近點(diǎn),你離近點(diǎn)……

你再自己試一下~

老父親顫抖的手不停的在他不認(rèn)識的按鍵上按著,老花眼也看不太清楚。

看到這里,我的內(nèi)心一陣苦澀。

后排的兩個女生忽然小聲的竊竊私語,“太像了,我就是這么教我爸的。”

是啊,長大的我們,對于老去的父輩,總是少了一些耐心,那兒時的我們,穿衣,吃飯,走路,還有那些好奇心起問的傻問題,他們都曾經(jīng)耐心又細(xì)心的教會了我們,但后來的我們,對他們卻已經(jīng)是眼比天高,常常敷衍了事。

后來的我們,越來越不明白,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對于漸漸老去的父輩,卻是那么彌足珍貴的存在。

我們用我們的青春,換來了我們想要的生活,我們以為我們用盡全力跑贏了時間,跑贏了那些曾經(jīng)看不起我們的人,但是,等到某一刻回頭看,才發(fā)現(xiàn)那個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默默關(guān)心,默默的幫我們準(zhǔn)備土特產(chǎn),準(zhǔn)備各種所需或者不需要的東西的人,已經(jīng)變得那么蒼老,已經(jīng)不再是我們記憶中的樣子,已經(jīng)回不去當(dāng)年挺直腰背和你笑鬧的時光。

你用了多少這樣的時間,慢慢弄丟了那些對你來說無比重要的人呢?

想必,你自己也計(jì)算不清了吧。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后來的我們什么都有了,卻已經(jīng)沒有了他們。

林見清結(jié)婚了,老婆卻不是方小曉。

一直喜歡小曉的林父拄著拐杖在火車站接他們時,握住了林見清老婆的手,眼疾讓他沒看清眼前的人,他開心的說,“小曉回來啦?走吧,我們回家,回來了就好。

但隨后,他就發(fā)現(xiàn),那不是小曉。

林見清和方小曉幾年后遇見,在一望無垠的白雪地里,林見清說父親臨去世時還惦念著她。

林父是個看的很通透的人,他明白兩人有緣無分,他雙眼無神的呆坐著,但最后還是決定給小曉寫一封信,即使他的眼睛已經(jīng)看不清任何東西,即使,他要幾乎趴在紙上,才能一筆一劃的把想寫的寫下來。

他在信里說:

小曉,又快過年了,剛剛蒸了兩屜粘豆包,起鍋的時候,熏著了眼睛,今年還是給你留了一屜,忘了和你們說,吃什么還是家里好,那些外賣能好吃嗎?一直想給你寄點(diǎn)吃的,又不好問見清……? ? ? ? ? ? ? ? ? ? ? ? ? ? ? ? ? ? ?

這些年,他好像突然長大了,我知道,那是因?yàn)槟悖壏诌@事,能不負(fù)對方就好,想不負(fù)此生,真的很難。這些可能得等到你們老了,才能體會得的到。做父母的,你們和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健健康康的。? ? ? ? ? ? ? ? ? ? ? ? ? ? ? ? ?

雖然我老了,眼睛瞎了,見清也總說我什么都不懂,那年在火車站,我還以為我握住的是你手,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你,我就明白,就算你們走不到一塊,我們也會是一家人,小曉,好好吃飯,累了就回來。

林見清沒有回去的那個春節(jié),林父和他通電話,告訴他自己很好,說家里很熱鬧,人很多,都快要坐不下了,但掛斷電話一轉(zhuǎn)頭,卻只是和一個老友吃著小菜,喝著小酒,臉上,眼里,寫滿了落寞。

可在信里,他卻可以告訴小曉,“起鍋的時候,熏著了眼睛”這樣一件小事情。

父親的愛總是無言而深沉的,可他也想要得到別人的關(guān)心,他了解兒子林見清,更加明白他對于愛的理解,早已不是當(dāng)年,那個嚷嚷著過年的時候一定要吃粘豆包的小子了。

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里,他擁有了自己的妻兒,他擁有了事業(yè)和金錢,但,他卻永遠(yuǎn)失去了那個站在破舊的餐館前,在大雪的日子里,寂寥的張望著遠(yuǎn)方的,父親的身影。

父親,成了他人生里最大的遺憾。

就像《后來的我們》里有首歌唱的:

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guān)

我們曾經(jīng)多少次承諾了父母,又多少次失言與他們?

每次興起說要帶他們游遍全中國,但最后卻連他們呆了一輩子的那個小鎮(zhèn),都沒有帶他們走出去過。

后來的我們,擁有了很多很多。

后來的我們,也失去了很多很多。

但現(xiàn)在的我們,還可以做很多很多。

不要讓父母的遺憾成為我們的遺憾,也別讓他們的遺憾和我們有關(guā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diǎn),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