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就好了~
關于這個問題,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拿來說道說道,就是我和笑來老師的相識(其實只是我認識他而已)。
早在15年夏天,我就有幸讀了笑來老師最著名的那本書“把時間當作朋友”,當時是什么情況呢?大四期間,覺得畢業之后不知道做什么所以決定吧出國,在家里備戰GMAT考試。當時是在考試論壇里看到有人推薦,因為臨近考試就覺得這本書一定可以救我,所以一夜未睡讀完整本書。結果呢?我竟然連這本書的作者都忘記了,也不知道笑來老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只記住了其中的一個內容,記錄時間開銷。
16年我沒有出國念書而是自己去往外地參加了工作,在這一年里,思考的量比以前成倍的多,自然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這時,再次在知乎遇到了笑來老師,只覺得這個名字好生熟悉,查了之后才發現自己竟然一年前就讀過他的書。聽了一場講座,真的是醍醐灌頂,自己怎么都想不明白的問題就被他輕描淡寫的講出來了。又找來時間這本書重新看。之前看到的東西看不到了,現在看到的東西以前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半年來,我也無數次想,如果我要是早一點知道笑來老師就好了,就可以早一點升級操作系統。但是事實是雖然沒有很早,但我確實在一年前就已經認識他,但這個卻不是我的機會,我抓不到。
短板也是機會?
我是個比較安靜,喜歡自己琢磨事情的人。上班后由于做的是業務類工作所以總覺得自己溝通能力太差,但是又怎么也提高不上去。直到有一天我一個客戶跟我說,你這個小姑娘不像其他的那些業務員,說不停,你說的話雖然少但是在理,我愛聽!
做什么事情都喜歡自己去做,覺得機動性更大,有時會被別人認為孤僻不合群,但正因如此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陌生人,也提高了我遇到驚喜的機會。
“先發優勢還是后發優勢”
個人認為,只有你能抓得住,并且是長期抓得住的,才叫機會。看到了機會,卻不理解,所以不會選擇相信,也就抓不住機會;理解了機會,也在當時抓住了機會,但是之后自己卻沒有再繼續成長,就hold不住,也不會長期抓??;笑來老師持有比特幣的案例不就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