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眩龍門陣(三)

五、鞋匠學徒滿師考試

鞋匠師傅與徒弟

老成都的制鞋賣鞋一條街,純陽觀街上有個鞋匠是位制鞋高手。他所制作的鞋子遠近聞名,不脫幫、不掉底、不斷線,放樣準確、外觀好看和樣式新穎,并且在保質期包退、包換。他手下常年有三、五名徒弟,在他那兒幫師學藝。每年都有徒弟滿師考試,試題均是做一雙鞋,一要樣式新穎外觀好看,二要看似結實,其實走不了三兩條街,鞋底和鞋幫一定要斷線掉底才算考試合格,準予滿師,否則不能滿師,必須再當一年學徒,準備次年再考。師傅說,只有通曉鞋底如何斷線脫幫機理的鞋匠才是好鞋匠,才能制作出永不脫底斷線的好鞋子來。

這位師傅所做的考試樣板鞋,可以穿上走三條街后鞋底一定會掉落。要是有顧客買到了他的樣板鞋子,他就讓他的徒弟跟著顧客后邊去撿拾鞋底,果然不出所料每次都是走三條街遠,一定會撿回鞋底來。

有一年,一名平時不怎么說話,只曉得悶頭做活路的徒弟滿師考試,交出來一雙參試鞋子,經師傅檢驗后照例放在柜臺里“出售”。此鞋剛放進去不久,就被一位顧客看上了。顧客試試也合腳,樣式又很新穎,付錢后穿上腳就急匆匆地走了。師傅照例派了一名小徒弟跟著,準備去撿拾鞋底。家里人等呀等呀,一直等了半天還未見小徒弟回來。那位參加考試的徒弟心中七上八下的,心想今年沒眼了,還得再學一年。那天,不知過了多少時辰,好不容易等著小徒弟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小徒弟進門就抱怨:我跟他走了小半個成都,都到了萬福橋陳麻婆那兒了,還沒撿到鞋底。看來師兄今年滿師無望了!正說著低頭嘆氣時,突然發現一雙鞋底散落在鞋店門檻內。趕緊撿起來交給師傅過目,師傅一看果然是自己做了記號的那雙鞋底。頓時,大家哈哈哈哈地大笑不止,笑過后,師傅說:"這娃娃了得哦,比我還厲害,我做的鞋子要走三條街才掉鞋底,你娃娃做的鞋子,還沒出門鞋底就掉了,比我的手藝還精到,看來今后只有你能給師傅雄起咯。我準予你今天就滿師,白幫師一年的規定對你也取消了,你的翅膀長硬了,快些出去單飛吧!"然后師傅叫這位徒弟過來,對這個徒弟娃兒附耳低語道:"記到起,以后經常來看師傅!你來的時候啥都不要買,悄悄地把你的手藝教給我就行了!"

六、緊擦屁兒咬(niao)

四川話中有許多雙關語的表述法,有時人們就是利用這個雙關語造成的誤會來達到自己要表明的意思。譬如說,一個人在一主人家里聊天吹牛,到了快吃中午飯的時候,這人也很自覺地要告辭了,主人說:怎么要走了喃?你不該在我這里吃了晌午再走嗎?那人聽出來主人的意思是“不該”在這里吃晌午!所以毫不猶豫地就告辭走了。

要是有人問一個人結婚沒有?那人如果已經結了婚,他(她)可以回答:“哎喲,還沒有多余結過婚。”大家一聽就只有哈哈大笑,明白他是說他已經結過婚了。

過去成都八里莊地處東門進出成都的交通要沖地段,成天各種馬拉車、板車、架架車、人力車和行人多如牛毛。八里莊警察分隊,常年在那里派有警察站崗維持秩序。過去的警察應該說屬于社會底層,薪水不高,還受長官和社會上歪人的氣,他們只敢欺負那些社會底層的老百姓。

解放前成都的一個警察分局

過去八里莊有個養豬場,那是城里大殺房老板興辦的收購肥豬后壯膘用的飼養場。這里的飼養工不少,不斷有新來的,也有嫌薪水少活路多不干走了的。

八里莊附近沒有廁所,路人隨便找個地方,只要不看人隨處就可拉。可是作為警察的就不敢隨便到處拉了,所以那里站崗的警察平時尿急都去飼養場里解決。

有一天一位剛到飼養場來上班的飼養工,一名警察站在路中間正在指揮交通,那飼養工要進飼養場,就從警察身前直接走過去了。可是那警察可能那天心情不太好,看任何人都不順眼,他偏要那飼養工退回去,重新從他身后繞過去。那飼養工偏不按他的要求走,還說他又不是汽車為啥要繞著你警察走?兩個人就爭吵起來。后來警察爭不過飼養工,警察揚言要吹哨子叫人把那飼養工抓起來,這才把飼養工惹毛了,與那警察對罵起來。兩人對罵好久才被路人勸開了。

那時的警察動輒就要吹哨子抓人、拷人,拿警棍打人,歪得很,所以老百姓背地里都在罵警察屁兒黑、屁兒咬(niao,癢)。

這事后不久的一天,那警察去飼養場小便,恰好那飼養工也在那里喂豬。飼養工看見那警察進飼養場了,手上正好拿了一根“響砍兒”(一種把竹子上頭一段剖幾條長口,搖起破竹會“稀里嘩啦”地亂響,這聲音對豬有恐嚇作用)就對著正在豬圈欄桿邊擦癢的豬打去。他一邊打一邊罵:“你個狗日的“緊擦”(“緊擦”是四川話,意思是老在那擦癢癢,實際上飼養工是一語雙關,緊擦=警察的發音),你緊擦(警察)屁兒咬(niao,癢)!”隨即又打了那豬一個“響砍兒”。當飼養工罵道:“你狗日的緊擦(警察)!”這一句時還抬頭看了一眼那剛走進門來的警察,那警察正要發作,飼養工馬上緊接著下句:“你個狗日的緊擦屁兒咬(niao,癢)哇!”那警察聽出來了,好像不是在罵他,是在打罵那擦癢的肥豬。可是再一聽,再看那飼養工的眼神,再考慮到那飼養工前幾天正是與他吵架的那個家伙。這個警察分明聽出來這飼養工是一語雙關,話中有話在罵他,但他也沒辦法辯解,更無理由發作,搞得那警察噴嚏都打不出來,只好忍受著不開腔,臉紅筋脹的,灰溜溜地連尿也不拉轉身走出了飼養場的大門。后來,那飼養工只要看見那警察欲來飼養場小解,又如法炮制羞辱那警察。總之來一次弄他一次,搞得那警察灰溜溜的,只好忍氣吞聲,以后再也不敢去飼養場小解了。

老百姓常說:不要看你歪,歪人總會有歪人來收拾。

七、各位請了

(成都話“請了”可作“再見”解釋)

中式四合院

前面沖殼子的老兄,已經擺了許多眩龍門陣了,說得口干舌燥的,本不想再擺了,正欲起身拱手告辭,那些聽龍門陣的人,死乞白賴地還要讓他再擺一個才肯罷休,他不想掃了大家的興致,只好再擺一個來滿足大家。他習慣地用茶蓋在茶碗水面上爮了瓟,喝了一大口早已泡白了的,依然散發出淡淡清香的三花茉莉茶,用手指把蝦貓兒胡子捋了一下,接著把殼子沖了起來。

話說,民國成都有個大戶人家,房子為兩進四合院,典型的川西公館樣式(如上圖)。占地大概有兩畝的樣子。院內樓臺亭閣、水榭魚池假山齊全,園中花鳥蟲魚珍貴樹木樣樣都有。主人膝下無兒,只有一位千金小姐,小姐住在內院廂房。好在這個公館還挺大,平時小女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在內院玩耍、學習。

公館大門開在臨街的院墻東南角,大門西邊是一間一樓一底帶飯廳和娛樂間的倒座房。娛樂間為客人茶余飯后消遣打麻將的娛樂場所,房間內布置得溫馨有序,毫不繁雜。平時沒客人來這里時,娛樂室大門虛掩,除了打掃清潔衛生的傭人外,很少有人進去。此房樓上兩間屋子無人居住,早年老爺辟為書房兼畫室,文房四寶、座椅書桌一應俱全。小姐幼時就得到父親的真傳,琴棋書畫樣樣都學過,唯獨書畫技藝不錯。小姐長大后就把這里作為自己的書房和畫室,平時這里只有她一人上去看書和寫字習畫。

小姐的書房

此公館斜對面過街就是一間男用公共東池。有好事文人在此房門兩邊題寫了一付石刻楹聯,上聯:流水無情自入池;下聯:青山有約長留聲。門坊上橫聯題為:道法使然。小解槽子為一溜南北走向,小解站立為面東背西,正好與倒座房樓上臨街的花影窗成正直角位置關系。

一般情況下要是不注意,在書房里通過花影窗根本看不見對面小解池邊的情況。有一次小姐在玩耍時偶然發現,在樓上從花影窗的某個角度望去,可以把男人出恭的那部位看得一清二楚。起初小姐年歲還小,對此尚無興趣,隨著年紀增大,情竇初開,對此興趣開始萌生,并與日劇增。一旦對面有男人出現,她就從窗口懸掛的竹簾縫隙中透過花影窗窺視。再往后簡直離不開那魅力的吸引,平時只要聽見對面有動靜,她就會在竹簾后面候著。

她思量,要是把對面的局部情況用寫生繪畫的方法畫出來,即使無人出恭時,或者晚上想看時,也可以把那畫拿出來端詳一番。如此一來,小姐每天有機會就畫,有空就欣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覺得那畫冊已經匯集了幾大本之多,摞起來也有幾寸高了。

隨著畫冊增高,小姐也一天天長大,終于長成了一位亭亭玉立、風姿綽約的大小姐。白駒過隙,日光荏苒,不覺已經到了小姐談婚論嫁的年紀。一日,媒婆上門為小姐說媒,兩家本來與男方小兒從小就是指腹為婚,這次說媒僅僅是走一個過場而已。在征得小姐父母同意后,又經過雙方老人商議定了“六禮”日期和程序。在迎親那天,花轎到了大門口,鼓樂齊鳴,新娘被搭上了紅蓋頭,新郎進入新娘房中,在伴娘的伴隨下,新郎手持挽系有大花結的大紅綢帶牽著新娘子出了閨房。當新郎新娘步行到大門口時,新娘對新郎悄悄說了聲:對不住了,我還要上書房去收拾一下東西,很快就回來。

小姐上樓后立即關上書房大門,把她的畫冊一一取了出來打開靠墻排成一排,依依不舍地對著畫冊上的那些畫拱手說:各位請了!各位請了!你們陪伴我這么多年,我實在舍不得離開你們!說罷,再次告別給她帶來快樂的畫冊,拱手再道一聲萬福:各位請了!隨后把畫冊收拾好,放進柜子鎖上,旋即下樓上轎去了……

故事到此為止,多說無益。沖殼子那位仁兄起身向著聽龍門陣的眾位拱手說道,殼子也沖完了,各位,我現在也不得不說聲“各位請了!”隨即面向聽眾壞笑著拱手說道:各位請了!各位請了!下面的客人聽罷有的會意地笑將起來,有的怒不可揭地罵將起來!

眩龍門陣暫且擺到這里,龍門陣里有許多情節或人物或時間、地點有不盡合理之處,還望各位海涵,就當耳邊風吹過,沒必要計較,不過僅是博眾位撲哧一笑而已。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與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任何人、任何事都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請點擊這里可看見我的其他文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