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利弊、虛實、人性

1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誰得了利?誰吞下弊?

智人從閑散遷徙的狀態,到定居一處水草豐滿之地,傍江河、溪流開墾田地,開始農耕。

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放棄了健壯靈活,變得更加適合田間勞作。

生活狀態確沒有明確的改變,仍然食不果腹,仍然天災人禍,還沒有了遷徙的果敢。

慢慢形成族群、部落。有人的地方都會有壓榨,人性使然。

形成了族群、部落,自然而然出現了階層,大部分人的利益被強行剝奪,極少數人獨享著大家被剝奪利益的集合。

上層階級的野心,如春秋爭霸、戰國爭雄,滿足了誰的欲望,破碎了誰的家庭。

血肉之軀手抬出阿房天下第一宮,肩扛出金字塔的世界奇跡。

千載之后,誰有資格評論利弊?

歷史本就談論不了利弊得失。

2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歷史書說會使用工具,看了本書才知道,本質區別在于想象。

想象出了神鬼精怪,一起祭拜風神雨神,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互相認同,貝殼能夠換取糧食、布匹,金錢應運而生。

都認可想象之中的神祗,一起成為狂熱的信徒,拋棄血緣親情,奉獻生命。

想象之中,暫且定義為虛。

大家都遵循虛的定義,才能讓整個社會井井有條,大家各司其職。

虛約束實

無論多少人都能在一個共同的愿景下團結一致,相互協作。

那你試想,兩只都會使用工具的猩猩,見面會發生什么?

3

古圣人有云:

人之初,性本善

又有圣人云: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從人類歷史看,戰爭、金錢、性無疑才是主角。

愛、善頂多出現在歷史書的擴展小故事中,還不可考。

蛋雞,肉牛,寵物,觀賞。

人類已經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強行干預,并卓有成效。

坑殺幾十萬,屠殺幾十萬,還談論什么人性?

偽善都那么難得,更何況性善。


從獨一無二的角度,述說人類歷史,受益良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