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控制住解封之后,找朋友借了幾本書來看。
有借關于育兒方面的書籍,
也就聊起來,疫情期間碰到的一件事情。
孩子三年級,媽媽陪著孩子寫數學題,
寫著寫著,兩個人突然吵起來了!
兩分鐘過后,孩子大聲地哭了起來~
進去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寫數學題的答案時,習慣從前往后寫。
比如123×5=615
孩子在寫的時候,在腦子里算,算出答案后,數字從前往后寫,先寫 6,再寫1,最后寫5。
老婆正陪著孩子寫作業,看到了這個問題,
就提醒孩子:“寫答案時,要從后往前寫!用豎式計算的時候,不也是從個位數往高位數計算的么?這個問題跟你說了很多遍了啊,怎么回事啊你?”
孩子就跟媽媽對著喊叫起來:“這樣不是一樣能寫對么?能寫對了不就行了!干嘛非得按照你說的寫!”
一來二去,孩子跟媽媽的對戰就開始了。
媽媽一把奪過作業本,拿起橡皮,把剛剛寫的十幾道題,全部擦了
“擦掉,全部重寫!寫答案的時候,從后往前寫!”
孩子一看,全部被擦了,一下子被點燃,“你干嘛擦掉啊,我剛辛辛苦苦寫好的?哇~~~”一邊哭,一邊喊叫道。
如果你是爸爸,在家里發生了這些,你會怎么做?
通常有這幾種:
①無視,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②進房間問一下情況,跟媽媽吵起來,怎么又把孩子弄哭了,怎么又吵起來了?
③進房間問一下情況,把孩子訓一通,媽媽也是為了你好啊,從前往后寫,更容易出錯的呀!
④進房間了解情況后,做一下“調解員”
⑤其他
分享一下,自己做“調解員”的處理方法,請各位看官多批評指正。
-問孩子,“你倆是在為數學題的答案,寫數字的前后順序,在爭執對么?”
孩子點點頭。
-“你覺得答案都在腦子里算出來了,可以直接從前往后寫。媽媽覺得,一邊計算一邊從后往前寫,更不容易錯,可以這么理解么?”
孩子繼續點點頭。我轉過頭,看著媽媽。媽媽也點點頭,回應道“是這個意思”
-“好的!那就不是多大問題,你倆是在爭辯,哪個解題方法更好用,那就可以用一個實驗測試出來,你想試試么?”
孩子說,“怎么試?”
-“好的解題方法,有什么標準?應該正確率要高吧?同時,解題速度也更快。如果答得又快,正確率又高,那就是最好的方法,可以這么理解不?”
孩子回應,“對啊”
-“好的!那我們來做一下測試。一共準備40道題。這20題目,你用自己的方法;后面的20題,你用媽媽說的從后往前寫的方法。爸爸給你計時,并且計算正確率,可以不?”
孩子表情有點放松下來,回應道“好,那我去拿計時器”
-我補充道,“那不能故意用媽媽的方法故意寫的更慢喏,這樣算犯規的哦!”
孩子壞笑得回應,“好,那不會的!”
-“那讓你先用自己的方法寫,寫完后,休息一分鐘,再用媽媽的方法,這樣很公平吧?”
“沒問題”
最后測試的結果是:
從前往后寫答案,用時:4分48秒,正確率100%;
從后往前寫答案,用時:3分18秒,正確率100%;
-“看來這兩種方法,從后先寫答案的方法,要更好一些哦~”
“爸爸,你說的不對!”孩子急忙指著一道題說,“像這種23×3,這種題目,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是69的,根本不用豎式計算的,當然可以從前往后寫啊”
-“沒錯!你說的對!這種2位數乘1位數的一眼就看出答案的,當然是你的方法更好!3位數乘1位數的題目,看來從后往前寫會更快更不容易出錯!”
-“通過你倆的激烈討論,我們最終總結出來這個學習方法,不錯不錯!這種學術討論的爭吵,可以多一些,我不介意我你倆的調解員哈~”
孩子跟媽媽,相視一笑。
這只是我的處理方法,只是從“術”,從“方法”的層面,解決這個問題。
一定還有更好的應對方法!
再碰到孩子寫作業,告訴他好的方法,就是死犟著不用的時候,
如果你是家中的爸爸,你會怎么應對呢?
“持續分享家庭教育育兒300本書精讀精華內容”
有問題私信我,每條都是本人回復!喜歡的點贊、關注、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