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大綱第四編讀書筆記 一

錢穆老先生的國史大綱為繁體字,我從網上找到了第四編簡體字翻譯,如下

第四編 魏晉南北朝之部

  第十二章 長期分裂之開始(三國時代)

  

  一、魏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

  

  秦、漢的大一統,到東漢末而解體。從此中國分崩離析,走上衰運,歷史稱此時期為魏晉南北朝。

  自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即魏文帝黃初元年)下至魏元帝咸熙二年,凡四十六年而魏亡。

  此下十六年,至西晉武帝太康元年吳亡,中國又歸統一。

  

  然吳亡后十年,武帝卒,不二年晉室即亂。吳亡后三十一年,為晉懷帝永嘉五年,劉曜陷洛陽,帝被虜。又五年,愍帝建興四年,劉曜陷長安,帝出降。自此西晉覆滅,中國分南、北部。

  

  東晉南渡,自元帝至恭帝凡一百零三年。宋五十九年,齊二十三年。粱五十五年,陳三十一年,共二百七十一年為南朝。

  

  北方五胡競擾,起晉惠帝永興元年,(劉淵僭號)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沮渠牧犍為魏所滅,即魏拓跋燾太延五年。)共一百三十六年,此后北方復歸統一。

  

  元魏凡一百五十七年,而北方歸其統一者先后僅九十四年,又分東、西魏。東魏十五年,西魏二十二年。繼東魏者曰北齊,二十八年,繼西魏者曰北周,二十四年,為北朝。

  

  此長時期之分裂,前后凡三百九十二年。三百九十二年中,統一政府之存在,嚴格言之,不到十五年。放寬言之,亦只有三十余年,不到全時期十分之一。

  

  將本期歷史與前期(秦漢)相較,前期以中央統一為常態,以分崩割據為變態;本期則以中央統一為變態,而以分崩割據為常態。


本段最后一句實為對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發展的總結,分崩割據不斷,大大小小的起義,爭斗無數,人口銳減,民生調敞。

  



  二、舊政權之沒落

  

  這時期的中國,何以要走上分崩割據的衰運?這可以兩面分說:

  

  一是舊的統一政權必然將趨于毀滅,二是新的統一政權不能創建穩固。


這也是這段時間割據爭斗不斷的直接原因

  



  一個政權的生命,必須依賴于某一種理論之支撐。此種理論同時即應是正義。正義授與政權以光明,而后此政權可以綿延不倒。否則此政權將為一種黑暗的勢力,黑暗根本無可存在,必趨消失。

  

  東漢王室逐步脫離民眾,走上黑暗的路,此有兩因:一則王室傳緒既久,一姓萬世的觀念使其與民眾隔離。一則內朝、外朝的分別,使其與士大夫(民眾之上層)隔離。因此外戚、宦官得以寄生在王室之內邊而促其腐化。舊的統治權必然滅亡,已在前幾講說過。

  

  舊統治權因其脫離民眾而覆滅,新統治權卻又不能依民眾勢力而產生。

  

  秦、漢間的社會,距古代封建社會不遠,各方面尚保留有團結的力量。(所謂“山東豪杰”羣起亡秦,此輩豪杰,一面代表的是貴族封建之遺骸,另一面代表的即是社會之組織力。)

  

  王莽末年之亂,除卻光武一宗及隗囂、公孫述等帶有古貴族(即豪杰)之氣味外,其余如綠林、銅馬、赤眉之類,全是饑民的集團。

  

  沿積到三、四百年以上的統一政府,統治著許大的廣土眾民的國家,散漫的農民(農民因生活關系,不能不散漫。)在饑餓在線臨時結合起來,其力量不夠得推翻他。

  

  秦、漢以來的統一政府,日趨龐大,其事可舉當時地方行政單位(郡縣)及戶口數論之。秦時全國分四十余郡。西漢平帝時,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地東西九千三百零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東漢順帝時,凡郡國百有五,縣邑、道、侯國千一百八十,民戶九百六十九萬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二百二十。

  

  且以中國疆域之展布,縱使大饑荒,亦必夾有豐收的地帶,要一般農民一致奮起,事亦不易。于是無可團結的社會,乃借助于“宗教”與“迷信”。農民結合于宗教與迷信的傳播之下,而一致奮起,成為東漢末年之黃巾。

  

  黃巾蔓延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置二十六方,大方萬除人,小方六、七千。

  

  然而迷信成分太多,宗教質地太差,容易發動(數年內即傳播成熟。),不容易成功。

  

  東漢王室并沒有為黃巾所傾覆。

  

  東方的黃巾,乃至西方的邊兵,(董卓一系的涼州兵。)均已逐次削平。若使當時的士族(河北有袁紹、公孫瓚、劉虞、四川有劉焉,荊州有劉表、淮南有袁術等。)有意翊戴王室,(其時外戚、宦官均已撲滅,獻帝亦未有失德。)未嘗不可將已倒的統一政府復興。然而他們的意興,并不在此。

  


東漢在漢和帝親政后政治國運達到頂峰,然而此后深埳外戚及宦官為爭權奪利無休止的爭斗,國力日益衰退,社會黑暗,民不聊生。到東漢末年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權利斗爭達到高潮。在此期間宦官與外戚和朝臣斗爭不斷,其中最著名的兩次爭斗均以宦官大獲全勝而告終,史稱兩次黨錮之禍,其間諸殺朝臣重多,且牽連甚廣,以致朝政混亂,內部權利制約失衡。宦官掌政,一手遮天,大搞賣官鬻爵,循私枉法。漢靈帝更是昏庸無能,放任宦官干政毀政,胡作非為,而自己卻縱情享樂,荒廢朝政。廣大老百姓剛長期受到昏官貪官欺凌,用現在的俗語說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民怨積聚,民心思變。黃巾起義正是在此環境中爆發。
在中國凡事喜歡講天時地利人和,從黃巾起義的爆發過程也符合這個規律,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官宦腐敗,長年戰爭,民不聊生。且正值全國大旱,農牧業遭到重創,廣大農民走投無路。山東巨鹿人張 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上的內容,利用宗教信仰籠絡人心,打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旗號,宣揚相互救助,打擊腐敗官宦仕族。各地群眾自然紛紛響應。隨著信眾的日益增多,張角創立太平道,各地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并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黃巾起義勢如破竹,震動朝野,漢靈帝感到危機重重,采納意見,解除黨錮,逐步啟用皇甫嵩、曹操、董卓等具有軍事指揮才能的軍官組織軍隊圍剿起義軍,黃巾起義被鎮壓平定。但為了平息叛亂,漢靈帝采取重置州牧政策,將部分刺史改為州牧,各個州牧均擁有獨立軍隊,制定獨立政治體制,助長地方軍擁兵自重,形成軍閥混戰局面,各地之間相互攻擊,相互吞并,甚至中央政府在地方割據勢力中毫無影響,東漢皇朝名存實亡。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三月靈帝死,九月董卓掌權,廢少帝立獻帝,派使者吊祭陳蕃、竇武等人。董卓掌權后,大肆淫亂后宮,施行暴政,弄得民怨沸騰,百姓怨聲載道,各地諸侯紛紛討伐,直到王允利用貂蟬和呂布以美人計和反間計才將其殺死。事隔整整22年,東漢朝廷才算正式為陳竇等人平反。[39]

  漢末割據的梟雄,實際上即是東漢末年之名士。尤著者如袁紹、公孫瓚、劉表諸人。

 


董卓發跡于陜西,黃巾起義爆發后 ,曾被處置的董卓被赦免重用,但董卓生性殘暴,利欲熏心,一切只為自己利益為重,只為等待時機篡奪皇權。漢靈帝駕崩后,宮廷權利之爭再起,宦官與士官斗爭百日化,宦官預謀殺死何進,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并要求董卓進京支援?;鹿賯兿劝l制人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史稱十常侍之亂。董卓乘機率領嫡系部隊進京,毒死何太后,擁立傀儡皇帝漢獻帝,獨攬大權。
大權獨攬的董卓不改殘暴不仁,驕奢淫逸的本性,殘酷鎮壓朝中不順從的勢力,任人唯親,大肆提拔自己的親信,放任自己的士卒在洛陽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聲討董卓暴行,各地州牧勢力聯合,組成關東軍,推舉袁紹為盟主,聲討董卓。但關東軍內部亦非鐵板一塊,各懷鬼胎,不少勢力出工不出力,唯有孫堅及曹操,但終因勢力單薄,無法與董卓大軍長期對抗,而關東軍也隨之解散。孫堅及曹操也各回其位,全力發展自身勢力,為今后三分天下打下伏筆。
董卓的殘酷暴行在朝內引發諸多不滿,不少仁人志士刺殺董卓失敗成為英雄,司徒王允挺身而出,利用貂蟬,離間董卓義子呂布與董卓的關系,最終說服呂布刺殺董卓成功,引發萬民歡呼慶祝。

 

  袁紹喪母,歸葬汝南,會者三萬人。其盛況不下陳寔。又母喪禮畢,追感幼弧,又行父喪。其去官而歸,車徒甚盛。許劭為郡功曹,紹入郡界,曰:“吾豈可使許子將見。”謝車徒,以單車歸家。公孫瓚與劉備同受學于盧植,為郡吏,太守劉君坐事徙日南,瓚身送之,自祭父墓,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送守日南,恐不得歸,便當長辭?!眲⒈?,“八及”之一,在荊州,尤為一時名士所歸趨。

  

  國家本是精神的產物,把握到時代力量的名士大族,他們不忠心要一個統一的國家,試問統一國家何從成立?

  

  當時士族不肯同心協力建設一個統一國家,此亦可分兩面說:一則他們已有一個離心的力量,容許他們各自分裂。二則他們中間沒有一個更健全、更偉大的觀念或理想,可以把他們的離心力團結起來。

  

  離心力的成長,大體為兩漢地方政權所演變。

  


董卓死后,各個割據勢力相互纏斗,均想吞并對方,以求統一中國, 方勢力離心離德,均未有擊敗其他分裂勢力的實力及統一的思維。隨著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孫策遭刺殺傳位于孫權,孫權在江東經營有方。劉備居于新野,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出山,逐步站穩腳跟。至此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從董卓死后到赤壁之戰各方勢力演變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夜侵蝕我的眼睛 無情的奪走了光明 前路迷惑,模糊 看似平淡的一哇水 起起伏伏,暗流涌動 我抬頭仰望天空 是進是退?...
    唐春元ok閱讀 269評論 32 29
  • 基于之前學過 react 以及 react native,覺得組件化管理真的是很棒,所以在想小程序是否也能用組件化...
    走走婷婷1215閱讀 1,008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