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啥,“比心”成了這屆奧運健兒的招牌動作,特別是拿了獎牌的,基本上都要比個心,更有趣的是,閉幕式上,奧委會主席巴赫也比了個心,真是有趣。難道是我們中國首創嗎?
還是那句話,以舉國之力對待的奧運會,有這樣的成績算是在情理之中的,只是希望,我們國人對待奧運會的心態能夠跟外國人學學,就是玩兒,就是參與,就是享受,感受體育樂趣,倘若少一些政治包袱,或許能釋放更多的人性與激情出來。
這屆奧運會是我看得最多、最全的一屆,每次看到拿到獎牌后,激動痛哭的外國運動員,我都會跟著莫名的感動,哪怕是個銅牌,從他們洋溢幸福的眼神當中,也能感覺到運動員發自內心的驕傲。這也許就是實現追求與超越夢想帶來的淚水。
還有幾個月又是北京冬奧會了,希望疫情快些過去,說實話,沒有觀眾的賽場真的感覺不太好。如果現場有觀眾,相信這屆奧運會肯定會有更多的記錄被打破。
看了日本的閉幕式,我就奇怪了,好歹他們日本人說到頭,也多少有些華夏基因,為什么他們的文化割裂,如此決絕,作為中國人的我,完全讀不懂閉幕式上的氛圍渲染。
目前,殘奧會也已經落下了帷幕,它的受關注度似乎連奧運會的零頭都沒有,我覺得從這些殘疾運動員身上,更能看到體育追求,更能體現奧運精神。對他們,世界應該要給到更多的關愛與關注。
全運會也已經開賽好幾天了,其熱度遠不及國際賽事。因為它跟國家榮譽,跟為國爭光沒什么關系,而國人之所以喜歡看奧運會,多半是跟運動沒什么關系的,只是憋著對外國人的一股勁而已。這就是所謂的愛國熱情吧。
其實對于運動,更多的是要因為熱愛所以愛國,而不要變成了因為愛國,所以熱愛。當真正愛上一個運動后,帶給自己的快樂將是全身心的,而不僅僅是注入了愛國的情感因素。帶有太強烈目的感的運動算不得是真正的愛這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