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現金流游戲的個人感受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分享,詳見,現金流游戲初體驗之個人體會。
跟頭馬的點評機制和拆書幫的反饋一樣,現金流游戲的復盤環節也能讓人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
我最大的感觸是需要量化投資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各個階段的目標/每一筆投資的目標)和決策依據,這也是本文的邏輯結構。
一、量化投資目標
萬能的grow模型來幫你。我們平常總喜歡談戰略,用得最多的也是目標/現狀/差距/路徑的分析方式。明確自己想去哪,現在在哪,差距多大,應該如何去,無異于在頭腦中已經完成了第一次的創造,剩下的就是通過行動讓夢想照進現實,在實際中完成第二次創造。量化目標就是在做第一次的創造。不定目標,容易掉入為了投資而投資,以及遇到超級機會無法把握錯失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
1.總體目標
游戲中第一個總體目標是“出圈”,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財務自由。現在很多人在應聘時都會說,我想盡早實現財務自由,也有很多人把財務自由當成夢想。但,什么才是財務自由?你需要多少錢才能達到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指的是當我們的被動收入,也叫睡后收入超過我們現有生活水平需要的支出,我們不需要為了生活而工作,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的狀態。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支出不同,需要達到的被動收入也不同,財務自由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但假設,你的被動收入是支出的100倍以上,正常的支出波動,應該都不會再擔心財務自由的狀態會不平衡吧。這是自由的自由。
那需要多少錢才能實現財務自由?這就是在量化目標的過程。首先,基于支出算出被動收入最低是多少。比如,一個月支出3500,那被動收入必須在3500以上。其次,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估計能獲得的現金流收益情況,估計可能的資產組合。比如,優先股1200的成本價,每次結算有10的現金流,購買350股,可以帶來3500的現金流,但需要投入42萬。比如別墅,一套50多萬的別墅,每月可以帶來2500的現金流,但首付之需要10%左右(印象中),那這顯然比優先股需要的資金投入低。通過別墅的方式,只需要更少的本金就能更容易的達到財務自由。其他投資機會也同樣看收益和需要的投入。對可能的投資機會和需要的投入有一個初步的概念和判斷之后,需要規劃出積累到購買相應資產的路徑。初始資金大家都只有幾千,游戲中銀行貸款的利率是每期結算減少貸款總額的10%,投資中可以考慮使用負債杠桿。比如優先股這個,42萬的本金全部貸款,一次結算增加3500的現金流,但同時要減少4萬2的現金流相當于利息,瞬間破產。負債考慮成本和承受能力,也就是對現金流的沖擊。
2.各階段目標
最靠譜的路徑是兩步走,這也是指各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持有資金少,現金流少,貸款對現金流沖擊比較大,通過小額首付撬動具有高買賣差價的資產,通過資產變現積累資金。主要的投資目標是為了獲取買賣差價。目的是為了積累到足夠購買產生目標現金流優質資產的那筆錢。比如,優先股方案就需要42萬的本金,或者本金加上銀行貸款能達到42萬。而別墅是需要首付款幾萬。
第二階段,有一定的資金實力之后,購買能帶來良好現金流回報的優質資產,改善現金流,實現財務自由。這一階段重點關注獲取優質資產的機會,目標是獲取的優質資產或資產組合產生目標現金流。目的是實現財務自由。
3.每一筆投資的目標
每一筆投資也要做到目的清晰,目標明確,量化決策依據。區分清楚,這筆投資是希望獲得買賣差價,還是獲得現金流回報,還是兩者都有。如果是希望獲得買賣差價,現在的購買價格是多少,目標價是多少,希望獲得的收益率是多少。為了獲得現金流,持有就好。如果是兩者都有,什么時候考慮賣出。
舉個例子,在第一階段假設我有這樣一個機會購買股票,市場估值5-30元,無分紅,目前只有我可以按照5元一股的價格買入任意數量。對這筆投資,我就需要量化決策依據。首先,目的是賺取買賣差價,目標價位20-30元,期望收益率3-5倍。同時,我是在為了積累到購買優質資產的錢,投入太少,也無法到達到目的。假設希望到時有8萬資金作為首付購買別墅,那我現在的本金投入需要有2萬,才能確保3倍的收益能收入這么多錢。所以,我需要購買4000股。結合現狀,假設手上有資金4000,結算現金流2400,我最后可能會選擇現金4000,貸款1w,購買2800股。之后,通過結算增加現金,結算現金流為1400.預期將來賣出股票能獲得56000-84000的錢。
其他投資機會也需要有類似的決策過程,量化決策依據。知道自己的每一筆投資都是為了什么,對實現目標貢獻有多大。
二、謹防掉坑
1.為了投資而投資
因為投資對于實現財務自由很重要,想買。但不太明確自己不同階段以及每個投資的目的和目標,只知道買買買。在第一階段這樣的行為會直接導致投資本金的浪費,你浪費的不僅是那幾百一千塊,還是把我投資機會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保護好你的本金,認真了解清楚投資品的幾個特征:風險性/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明確目標,量化投資決策,投資快準狠。我的教訓就是花了1200買了優先股,從此萬劫不復。
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生活有驚喜,也有驚嚇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說實話,我脆弱敏感的小心臟被打擊了一下。好在,我是如此的從善如流。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罷,這就是最根本的規律。放在人生和現金流游戲中,也是一樣一樣的。命運不會因為你工資低,資產少,現金流緊缺就不讓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與其感嘆為什么命運如此不公,要讓你貧病交加,饑寒交迫,不做提前做好準備和規劃。游戲中的額外支出、生了孩子、失業都模擬了人生中的驚嚇。你即有機會瞬間脫手剛買的公寓,積累到第一筆大額資產,也有可能停賽2輪,還遭遇額外支出,又生了個孩子。所以,在思想和行動上提前準備,投資包括使用債務杠桿的同時,規劃好資產和現金流。
三、發揮致富的創造力
1.買賣機會
除了勞動力可以賺錢,機會特別是稀缺的機會,也同樣值錢。很多卡牌上會寫著“只有你有這樣的機會,可用這個價格購買任意數量的xxx”.如果這時你很窮,現金流緊缺也限制了貸款規模,完全可以把機會賣給有錢的玩家,尋求將機會利用到極致。舉個栗子,5元買任意數量估值5-30元股票的機會,我只有1500元,現金流1200,榨干現金流貸款加全部現金總共13500,可以買2700股,未來可以在20-30賣出,預計收益40500-67500。如果玩家中有個土豪,土豪這個機會10萬賣給你,你可以買任意數量。你說土豪要多土才會干咧?
2.了解你的對手,尋找機會和交易
最開始資金很少,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都只敢翻“小生意”,買點樓,買點股票啥的,多有多玩,少有少玩。但是,這時候我們只關注了自己,而沒有關注市場。如果身邊的玩家都已經創富,人稱土豪,其實對他們而言,更稀缺的不是錢,而是把錢投出去可以賺錢的機會。這時候的目標可以增加一個,通過挖掘賺大錢的機會,轉讓機會給土豪,從而更快速的致富。不妨抽一下“大買賣”。
3.把握主動,借別人的機會,挖掘自己的商機,win-win
這個說法是站在富人的角度。當然,也可以站在窮人的角度,把握主動,賣出自己的機會,讓機會實現更大的價值,win-win,更上面第2點講的一樣。復盤的時候,銀行家還提到了一種玩法,有點像玩三張的時候,悶開。還沒有把卡牌翻開的時候,雙方就開始談判和交易,富人說,你這個機會賣給我吧,給你這么多錢。或者窮人說,你這么有錢,卻機會,我這個翻牌的機會賣給你,多少錢。感覺這個玩法,更刺激。
感悟
現實生活中,我發現其實在日常的工作崗位上,除了獲得工資薪金之外,各行各業還隱藏著一些賺錢的門道和機會,就看你會不會把握。
比如,某公務員單位,職工可以認購內部的一些投資機會,直接從工資里面扣,年化有15%以上的收益,但有一點不好,回款和發利息,都是單位財務操作,也不知道具體的時間,所以基本也只能放閑錢進去。某建筑設計單位,經常跟各大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出設計圖什么的,認識人的地方就有資源,拿到內購名額早期可以低價買房,或者說單位拿到一些用樓抵扣設計費的住宅,可以內部消化,在北上廣深這種房價基本單邊上漲的地方,買到就是賺到,待到房開開盤時,直接給一些轉名費,秒賺幾十萬還不用扣房產交易的各種稅。再比如,房地產公司每年找銀行貸款,準備幾輪資料還要等審批,有擔保利率都超過10%,還不如推出點員工共投的機會,利息支出直接分配給員工,除了年終獎還有個盼頭,又激勵了員工的積極性。還有員工折扣購買房子,拿一段時間就市場價轉讓的。看到你們這么多資源和機會,我只想說,做好準備,目光如炬,該出手時就出手,比出賣勞動力致富的速度更快。
好了,我還是繼續寫寫字,這樣說不定能收到個打賞,晚飯就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