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資深網民,你是否經常被微信好友要求轉發某條信息到自己的朋友圈中?這事看似只是動動手指頭那么簡單,但隨著全民微信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同事、親戚和朋友都彼此加為好友,每天你在朋友圈里面轉發什么內容,其實就成為一種社交行為,很容易被圈里的人理解為某一種特別的暗示,所以有時候,也不是每一個轉發請求都適宜全部滿足,今天我就以自己最近連續遇見的幾個轉發請求談談自己的感受。
?朋友的朋友不可過度消費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上周五,我一天內收到3個為病人“輕松籌”的籌款請求。雪中送炭本是美事一樁,加之人家又求上門了,能不滿足么?所以我都量力而行地捐了一點。
?誰知剛捐完款,對方又請求我說,人多力量大,能否將這個“輕松籌”鏈接轉發到朋友圈中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有點樂善好施的小名聲,所以我經常會收到這種捐款鏈接。之前,我捐完款后,都會順手轉發到朋友圈,當時想法也和那位朋友一樣,人多力量大嘛,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幫助到那個籌款人。
?然而時間久了,漸漸發現,很多捐助請求也有一定的水分,有些甚至是造假。自己被人騙了也就罷了,如果轉發出去,讓朋友也因此被騙,自己就要承擔良心壓力。而且事涉金錢,弄到最后,自己也難洗清白,很是冤枉,于是我漸漸地碰到這種情況就只捐不轉發。
?當時,我很直接地將自己的顧慮發給了那位朋友。不想很快,他就又發來很多鏈接,據說都是對此次輕松籌對象事件的報道。看來他是想讓打消顧慮,繼續幫他轉發。
?不得已,我只得直言告訴他說,我今天一天就接到三筆這樣的捐款請求,如果是這一整周,只怕有5-7個,如果我每一個都轉發,朋友圈子里會不會有人誤會我是“捐款職業托”呢?
對方終于不再堅持請我轉發,我也松了一口氣。
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微信確實很容易把朋友的朋友都圈起來,形成合力做成一些大事。但是朋友的朋友畢竟不是你的朋友,隔了一層之后,這種信任度和寬容度等等畢竟不同,所以朋友的朋友的關系絕不可過度消費,微信轉發請求也要看具體情況,事涉金錢的一定要慎之又慎。
打個比方,如果我因為朋友發給我的鏈接捐了100元錢。過了一段時間,發現被騙了,也許我的第一反應是朋友也被騙了,因為我對朋友有最基本的信任。但如果是朋友的朋友捐了100元錢后發現自己被騙了,他還會這么輕易原諒朋友的朋友嗎?只怕沒那么容易,說不定還會順帶把朋友也怨惱一番:我這么信任你,你卻推薦個騙子給我,什么意思?!
?不要強行跨朋友圈層交流
?還有一件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
?以前我有個同事,因為夫榮妻貴,后來回家做起了闊太,并專門代理一些奢侈品牌在圈子里賣。
?大概做同事時她感覺我特別好說話,所以她經常會把一些賣東西的鏈接發給我,請我幫她轉發。
?說實話,她賣的品牌確實很貴,不是我的朋友圈消費得起的,偶爾買買可以,但需求量肯定不會很大,我也曾委婉地跟她表達過這個意思。但她卻大不以為然。
?她說:“你這個人就是太實誠,現在買奢侈品的絕對不都是有錢人,像我,以前沒錢時倒是特別喜歡賣奢侈品,為啥,因為我需要裝門面啊!現在我有錢了,反倒看重實際,不一定要買奢侈品,這就是人心,你懂不懂?我不是一定要你買,你也別有壓力,只管幫我轉轉,有沒有人買無所謂的啦!
?我承認這個朋友說的話有些道理,然而我一個普通階層整天在朋友圈里面轉發奢侈品廣告,周圍的朋友們看到了真的就沒啥想法嗎?再說,這根本就不是我真實的愛好啊!于是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我非常坦白地告訴那個朋友,偶爾幫他轉發一下可以,但是經常轉發不妥。
?這個朋友聽后老大的不高興,后來有年過節給她發問候短信,竟然發現她已經把我刪除了!
?這件事情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經此一事后,我深刻總結:雖然你在我的朋友圈里,但是我的朋友圈和你的朋友圈畢竟還是有差距的。也許在你們圈子里,奢華斗富是平常,可在我的圈子,平淡清流才是主流。圈子不同,不要強行跨圈交流,否則傷害的是大家!(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