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圖
演講提綱
素材庫
皮尤研究中心對一萬名美國成年人做了一次調查,發現此刻我們的偏激程度,我們立場鮮明的程度,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高。
根據皮尤的研究,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青少年每天發送超過一百條短信。而著中間很多人,幾乎是所有人,更傾向于給朋友發短信,而不是面對面的交談。
著名的治療師M.斯科特·派克說過,真正的傾聽需要把自己放在一邊。有時候,這意味著把你的個人觀點放在一邊。他說感受到這種接納,說話的人會變得越來越不脆弱敏感,因而越來越有可能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 呈現給傾聽者。
比爾·奈伊說:“每一個你將要見到的人都有你不知道的東西。”我來復述一下:每個人都是某方面的專家。
有人曾問史蒂芬·霍金他的智商是多少,他回答道:“我不知道。拿智商吹牛的人都是屌絲。”
佛曰:“如果你嘴不停,你就學不到東西。”
卡爾文·柯立芝曾說:“從沒有人是因為聽太多而被開除的。”
仙人球說
演講者給出的“五要”、“五不要”是不是戳中好多人的痛點呢?
反正我是中了好多“劍”,噗噗噗噗噗狂吐血ing……
配圖只是因為喜歡
關于聽,朋友對我們傾訴煩惱時候,其實對方需要的只是一個傾聽者,讓自己把所有情緒發泄出來的陪伴者,我們要壓制描述自己類似事情的沖動、更不要妄加評判或指導,除非對方真的需要,并且我們也真的能給出非常棒的意見,如果不是,那么把嘴閉上,認真聽就好。
關于說,把自己的意圖傳達清楚是最重要的,所以那些無關痛癢的、一時想不起的細節,就不要糾結了,讓他們隨風飄去。同一個意圖也沒必要從多個角度不斷重復,聽者沒你想的那么笨,只要表達明白了,對方就一定會領會。如果墨跡半天說的都是一個意思,會讓聽者產生一種沒有要點,“他說的話不重要”的印象,即使下次強調重要事情的時候,說服力也會下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