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在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不招人喜歡的詞。
孤獨的人總是獨來獨往,一個人唱歌,一個人學習,甚至可以一個人去吃火鍋。所以,沒人希望自己孤獨。
我們都希望去KTV的時候可以有三五個成群結伴的朋友,學習的時候有個人陪你一起奮斗,吃火鍋的時候對面有個可以和你談天說地的人。
可是姑娘,你不能因為害怕孤獨就一直勉強自己,強迫自己合群,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強迫自己放棄夢想。
無論是在愛情里還是友情中,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依仗他人來找尋自己的存在感。
01
我認識一個在北京獨居的姐姐,名字很好聽,叫笑一,認識她的時候她27歲,略微有些尷尬的年紀,卻仍舊單身,常常會被家里人逼婚,偶爾也有好心人給她安排一場相親。
笑一有過男朋友,是大學時候的同學,畢業以后兩個人曾經一起在北京奮斗,那時候笑一覺得自己的未來很明朗,雖然北京消費很高,房價很貴,節奏也很快,但是能和心愛的人為了彼此的將來而奮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大概不過了不到兩年,笑一在工作上已經小有成就,升了職也加了薪,而男朋友卻沒什么起色。先動搖的是男孩,是迫于北京生活的壓力吧,男孩一次又一次提出想要回老家工作的想法,自然,他是希望笑一能跟著自己一起走。
彼時的笑一事業正在上升期,怎么可能放棄大好的前途而奔向未知。兩個人因為工作的事情吵過很多次,笑一希望男孩能夠看到自己的問題,工作兩年都沒有晉升,難道不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毛病嗎?
可男朋友總覺的笑一變得越來越“大女人”,從來不會換位思考,總是讓他很沒面子。
再好的感情,也經不起每天的消耗,大學校園里的浪漫,早就被現實磨沒了。笑一對眼前這個沒有上進心的男人徹底失望了,一狠心,結束了這段愛情長跑。
單身以后的笑一在工作上更拼了。她說,她忽然發現,其實沒有了愛情,自己依舊可以過得很好,工作完全能夠充實她的生活,不會因為身邊缺少一個男人而感到孤獨。
以前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笑一會為了迎合男朋友,陪他看當下最流行的劇,又或者陪著他玩英雄聯盟,等到睡覺的時候已經凌晨一點多,第二天起床整個人腦袋混混脹脹的。現在單身了,報了個日語課程,每天下班以后聽一個小時的課,再換上運動裝,圍著小區跑幾圈,累了就洗個澡,早早地睡去,第二天精神飽滿,工作狀態也好。
因為作息時間規律了,又加上自己愛運動喜歡學習,笑一越發地漂亮,我知道,那種漂亮不是來自于皮囊,而是由內散發出的光彩。
起初我會想,一個女孩子獨居,就沒有害怕的時候嗎?每天擠地鐵擠公交,就沒有過因渺小而不安的時刻嗎?
我一個朋友告訴我,在北京,這樣的女孩有很多,她們一個人住,一個人生活,有工作和夢想作伴,安全感這東西只有自己能給,別人誰都滿足不了。
02
我想起高中時候的一個女孩,那是個很害怕獨處的姑娘,我極少見她一個人,大部分時間她都是和一群人廝混在一起。我記得高中的時候,她家離學校很近,但她還是執意每天在學校前不遠的路口等另一個同學,然后一起去上學,從家走到學校只要5分鐘,等人卻要10分鐘。
即便是這種誰看了都知道很不劃算的買賣,她卻依舊樂此不疲。
她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開始害怕獨自一人,不敢一個人去上學,不敢一個人去食堂,也恐懼一個人去衛生間。不是覺得不安全,我只是懼怕路人的眼光,一個人走的時候,總是覺得大家都在看我,他們一定在想‘這個女孩人緣不好,沒朋友’后來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只要是我在學校,身邊就一定要有個人才行,不然,我就會緊張地連路都不會走了。”
我驚訝于她的一番話,沒想過,竟然有人如此在意別人的目光,如此懼怕孤獨。
大概是因為我們女孩子給外人的印象永遠是三五成群的吧,就像網絡上的段子,兩個男生一起去衛生間大家會覺得很奇怪,而如果是兩個女孩子,就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因為這種定型的觀念,我們也會給自己無形的壓力,做什么都希望有個伴,仿佛身邊沒有個人,就少了點什么。
幸運的人,會遇見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即便沒辦法忍受孤獨,兩個人也能為了相同的愛好而奮斗。
可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控制別人的喜好,如果想要結伴,就一定要有人先放棄自己的愛好。
這種放棄在大學生活里就很常見。
喜歡泡圖書館的人為了和室友合群,放棄去圖書館而選擇在寢室追劇。
上課認真聽講總喜歡坐在第一排的人,為了和同學親近,放棄第一排的座位而選擇到角落里。
明明想去一食堂吃米飯的人,為了和朋友一起,放棄了米飯而選擇二食堂的麻辣燙。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選擇迎合身邊的人,但我希望你勇敢一點,試著去承受孤單,在討好這個世界之前,先討好自己。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