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有的感知都來自大腦的加工,并且限制于我們的感官和大腦加工機制。我們認為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是真實的,是因為我們從一出生就處在這個狀態,所以我們認為這個狀態是真實的。而如果我們一出生就在夢中的狀態,也許我們就會認為醒來才是虛幻。夢和現實是相對概念,就像是門的兩邊,并且你最先處在的那一側就是現實。這只是建立在只有雙重宇宙的基礎之上。如果是在多重宇宙之中,我們沒睡過去一次,也許就會進入另一個宇宙,只要在那個宇宙記憶是連貫的,我們就不會覺得有什么異樣。因為人的感知和回憶都是在大腦中,只要大腦覺得沒什么問題,就是沒什么問題。也許我們每天都在不同的時空中穿梭,只是我們在每個時空都有自己的記憶,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我們所交談的這一刻,或許只是另一邊門的夢境,在他的夢中我們在交流。而他們也在我們的夢境之中。時空的不同導致我們可以去到各種與我們現在宇宙物理性質不同的地方,所以可以發生很多我們不能理解的物理現象。我們的每次睡去,我們的每次暫停意識,都可能是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門。意識究竟是什么,如果大腦的感覺或加工能力被改變,是否就在改變一個人。而大腦對信息的加工其實時刻都在發生著改變,那么我們究竟用什么來區分這個人和那個人,為什么說他是他而他又是他?他們的本質區別在哪里?
第一次見到某人的時候,在大腦中新建一塊存儲區域,用于存貯這個人的信息,以后再見到這個人只是對這個信息的更新升級。能夠分級是因為人跟人之間總是有一些不同的,而如果后來見到的人跟原先那個人沒有半點相似和聯系,大腦會為這個人開辟一個新的空間,那么他在你的腦中就是另一個人。也就是我們判斷一個人還是不是他,僅僅只是根據表征的匹配程度,跟意識并沒有太大關系,可是意識也是相似度匹配中的一種。只是每個人對于每個指標的判斷百分比標準不同,所以我們對一個人是否是新的人,是否是另一個人的判斷標準也不一樣。
在未來,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操縱一個人的大腦皮層電流,讓這個人過完一生。
人類的價值究竟在哪呢?在于腦子里獨特的想法,而之所以可以產生這些想法,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經歷的不同造就了想法的不同,就像是排列組合,因子很多,產生的可能性就很多。
人為的模擬,終究是有限的,然而當人的模擬能力達到幾乎無限的時候,就可以產生意識,產生創意。
需要知道人是怎樣儲存和讀取信息,這很關鍵。也許根本就不是線性的讀取,最小的存儲單位會是什么。應當也是通過電位來存儲信息,只是存儲的介質會是什么,以及存儲的解密,如何正確的讀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