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時光荏苒
轉眼又是畢業季
離別的日子已經悄悄臨近
悠揚的樂聲卻從來不會停息
2014級音樂表演專業
畢業音樂會
等你
鞏沫含
自幼師從于丹教授學習鋼琴,2013年獲德國魏瑪李斯特鋼琴比賽一等獎。2014年考入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鋼琴表演專業,師從上海音樂學院鋼琴教育家周薇教授,青年鋼琴家王夕嵐老師。2017年榮獲第二屆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蜂鳥音樂獎第一名。在校期間曾多次參加泰晤士星空劇場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等校內校外演出。
畢業感言
四年荏苒,時光飛逝,在我們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時候,我們還都是剛剛高中畢業的毛頭小孩。一轉眼四年過去了,在這四年里我們一起上課,一起玩鬧,一起趕著最后的作業期限,一起在寢室說著只屬于我們自己的悄悄話。但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馬上就要離開充滿著太多回憶和感動大學校園。離開幫助我們、教導我們、給我們關心和照顧的老師同學。畢業典禮結束后,大家都會拎著行李開啟自己新的旅程,迎接新的挑戰。有些人有些事,可能從此天各一方,也許這會是永遠的離別。但是心中有著太多的不舍與感動,太多讓我牽掛的人和事,不管怎樣,曾經的我們哭過、笑過、放肆過。就讓我們把這份美好放在心中,讓它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絢爛的一道彩虹。
徐曉菲
出生于鋼琴世家,自幼跟隨鋼琴家徐立(父親),鋼琴教育家汪子良教授(祖母)學習鋼琴。曾得到過俄羅斯涅高茲學派在中國第一傳人、著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李民鐸教授的指導,現就讀于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鋼琴表演專業,師從青年鋼琴家,德布特藝術家、廈門愛樂、山東交響樂團客席演奏家、上海音協鋼琴學會理事齊歡。
大學期間在各類鋼琴大師班和專家課活動中表現積極,曾得到多位教授的指導和認可,如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李民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雅馬哈藝術家楊珊珊、德國特羅辛根國立音樂學院副院長沃爾夫岡·瓦根豪賽(Wolfgang Wagenhaüser)教授和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鍵盤系主任翁雷教授等。積極參加校內外音樂會演出,如南校區實驗劇場鋼琴專業匯演、嘉定校區惟新館的藝苑開放周、四平路校區129禮堂星期音樂會,校外如松江泰晤士星空劇場、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上海柏斯琴行長江藝術中心的音樂會演出等。同時積極參加校內音樂獎學金評比和校外鋼琴專業比賽,曾榮獲2016和2017年度“雅馬哈亞洲音樂獎學金”同濟大學鋼琴組二等獎和三等獎、2017年“長江鋼琴-小金鐘全國高校鋼琴大賽”上海賽區高校組學生獨奏優秀獎、2017年“中國國際鋼琴藝術節-伯牙獎”浙江賽區青年組一等獎、第三屆“方百里鋼琴邀請賽”青年組總決賽第四名。
今年初在波蘭格但斯克莫紐什科國立音樂學院(Stanislaw Moniuszko Academy of Music in Gdansk)的鋼琴演奏專業研究生招生考試中表現突出,以優異成績考取該校,并即將于今年9月赴波蘭留學。
畢業感言
很榮幸能成為我們鋼琴專業大家庭的一員。時間飛逝,想想那時入校看的第一場師哥師姐的畢業音樂會是充滿羨慕和期待的,但越往下走越發現這不僅僅是一件讓人羨慕的事情那么簡單。我們大家一起出去演出,在后臺化妝,自拍,都是值得懷念的時光。就像我的畢業音樂會之所以把“感恩”放進去,首先,感謝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給我一個好的學習平臺,其次要感謝所有身邊對我有過幫助的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以及我最愛的家人們,最后為我的專業老師齊歡老師獻上最深的感謝,謝謝他這些年來對我無論是專業上還是人品上的教育,還有一直以來的愛護和支持。謝謝師父。我們鋼琴專業一直是一個有愛團結的大家庭,老師們彼此之間,同學們彼此之間都會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就拿這次畢業音樂會來說,其實在我們畢業音樂會之前,鋼琴專業組的三位老師都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多去鍛煉,多去登臺演奏,以便畢業音樂會能有更好的發揮。
喬凱悅
四歲起學習鋼琴至今,先后師從山東省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畢茜茜教授、鍵盤教研室副教授解彤,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主任郭蕓,中央音樂學院常樺教授。本科就讀于同濟大學音樂系鋼琴表演專業,在校期間師從旅德青年鋼琴家隋歆。在校期間多次參加各類大師班、星期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音樂午茶等獲得良好成績,曾獲2017年雅馬哈音樂獎學金三等獎,2018年第三屆中國青少年音樂比賽蜂鳥音樂獎上海賽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