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

源頭村

一個三面環山,只有東北面順著綿延的沙河,有下行蜿蜒的公路。曲繞過谷地的梯田和村莊,連接著外面的世界。

而村子的另外三面,都是橫亙的十幾二十里的大山和參天森林,除了羊腸山道,就是飛鳥難越的高峰峻嶺。

源頭村后后龍潭,潭水千年不見干。

而源頭村的村民,一代一代,永續綿延,生生不息,后生輩出。

這是1979年,夏天,苦楝子樹上的知了,嘶鳴的份外聒噪。

后龍潭邊,三雙塑料拖鞋,三件的確良短袖襯衣,三頂脫了邊的上海草帽。

三個源頭村的后生:大牛,文星,季豐。正自在潭中撲騰翻滾嬉戲。

十五六歲的年紀,正是火旺氣盛,不知天高潭深之時。

“文星,季豐,后天我就去縣城了,我二叔讓我去幫他送煤球。”

大牛長得比同齡人都高些,骨骼粗大,話聲也亮,邊吐水邊自顧著說道。

這話像是告訴另兩人,像是自言自語,更像是投箭入潭。

面對即將的各奔前路,三人都有些神色黯然。

打小,三人就性格迥異,體質也各自殊別。

大牛粗壯,體格大條,性格率直,憨憨實實。

文星纖瘦,白皙單薄,手指修長,彬彬弱弱。

季豐介于兩人中間,黑而不瘦,壯而不高,唯性情冷默,寡言。

這個時代,讀書不規定入學年齡,早一年,晚一歲的,常見。

大牛自小常幫父母干農活,生來力大,讀書也晚了那么些,初中勉強畢業,也十六歲半了。

文星上有一哥兩個姐姐,分擔家務農活。再者打小文弱,而讀書敏捷有致,以學校前列的成績,已為沙河一中提前錄取進入尖子班。

季豐成績不高不低,也被縣三中錄取,即將開始高中生活。

源頭村難得有后生能上到高中,往往小學即行肄業,完成初中學業的,也屈指可數。

這年這個一百來戶的山村,有五個后生升入高中,一時村風為之激奮。

五是個大數,為半程之首,九宮居中,以應八方。

三人自潭中起身,已是日頭欲西,山路蟲鳴,暮鳥相呼。

遠遠的多寶嶺腰,飛檐層塔,隱約爐煙,裊繞輕縈,清氣相和。鐘聲悠悠傳來。

“我們去皇余庵上回香吧!請求菩薩保佑你們倆學習順順利利,未來高考高中!"

大牛忽然提議,

迎著輕起的山風,映著落日的余暉,伴著搖曳的蘆叢。

三人難得一致的逶迤往庵樓而去。

這山村的生活,就像這連綿的山脈,穩固,沉定。

植被可能有繁蕪季節變化,而這堅實的山體,始終沉穩而古老的延續著。

那一夜,三人留宿皇余庵。

借著月色,沐著清風,枕著蟲鳴。

思量著各自腦海中,正自將徐徐延展開的未知人生。

和年少年歲里,所有限認知的家國社會塵世。

庵里唯一的道長,趺坐在蒲團上,靜謐的一如這山,這月,這風。

好似塵世風雨晴霽,只是了然草木山川。

本就如此,本自如此,本當如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二 夏日的清晨,仿佛亮的格外的早。 三人閑聊著,一合眼,一陣雞鳴,天就麻麻亮了。 或許是心里有了事,文星起床步出庵...
    武功山下閱讀 288評論 0 0
  • 六 “這最后五十個煤球是送到你學校附近的計生招待所,送完我帶你們去忠義潭洗澡吧。”大牛邊拉著空了大半的平板車邊說:...
    武功山下閱讀 229評論 0 0
  • 五 閑中日月長,而忙碌的日子就悠忽易逝了。 每日早晨隨道長練功,白天幫父母干農活,夜間依道長所教,修習靜坐,轉眼就...
    武功山下閱讀 192評論 0 0
  • 三 山村的人,勞作慣了,起的也都早。 文星和季豐走回到村里,也還只是約莫六點二十的光景。遇到早起的村民,兩人都熟絡...
    武功山下閱讀 259評論 0 0
  • 四 第一次,文星久久地無法入眠。 不知是酒精的作用,還是剛才父親話語里自己的稚嫩在起作用。 隱隱的,文星覺得自己需...
    武功山下閱讀 23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