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林一楠剛滿18歲;
2003年,林一楠家里還沒有裝電話;
2003年,林一楠剛參加完高考;
2003年,江蘇省的高考數學非常難,難的讓人想說臟話;
2003年,北江蘇的夏天特別熱,熱的讓人很煩躁。
分數線公布的那一天,躁脾氣的林一楠很淡定的在看電視。
高中三年他的各科成績在全校的綜合排名沒有低于過前三名,數學更是他的驕傲,高三三次模擬考,最低一次148分,另外兩次都是滿分(滿分150分),除了語文之外,其他各科的平均分也在130分以上,這不僅在他們小鎮的那所高中,就算是放在整個市,那也是個不錯的成績。
這些是別人知道的,也是林一楠愛向別人炫耀的,更是他在他們村,乃至整個鎮作為榜樣的依據。在此之前,他們高中已經幾十年沒有人考過重點大學了,最高記錄是2001年的李中考的南京大學。
林一楠的目標是清華大學,這是他初中時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他要打破整個鎮的記錄,成為全鎮人的驕傲。
“媽,快來看電視!分數線出來了,一本才501分。”
“你別能!去你嬸子家,用她家電話查一下你的分數,別你還不到這個線”
“你就會瞧不起人,我跟你說,到不了600分,我就不吃飯了!”
“查了再說吧,考多少都有你的飯吃?!?/p>
電話打了兩分鐘,林一楠偷偷的放了兩塊錢在嬸子桌子上,被他嬸子追出來罵一頓:“你個狗日哩羔子!跟嬸子還那么客氣,是不是考上大學看不起嬸子了?這下咱村可算有個大學生了,讓恁爹請客!”,嬸子踹了林一楠一腳,把錢塞給了他,然后去他家找他娘聊天了。
“電話費貴……”
沒有人知道,打電話時林一楠的渾身是發抖的,要不是聽到聽筒里面報出來的第一個數字是4……,他斷然是不會把每一科的成績聽完的,還聽了三次。
其實,在從數學考場出來的那天,林一楠就知道自己是考不上清華了,能不能上南大,還要看其他成績的發揮,前面考的語文,是不會有個好成績的。
他語文成績常年不足90分(滿分150分),2003年的江蘇語文作文,他都不知道自己寫的什么鬼。
語文考試結束時,他的語文老師在門口等著,很熱情的迎接他,問他感覺如何。
他回答說,挺好的,還說反正作文是寫完了的。
不知道他的語文老師有何感想,總之對他的回答是蠻失望的。
北江蘇的農村高中,向來是重理輕文的。
數理化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念,“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語文老師也很為難,可這就是傳統,反駁的聲音向來也很弱,“詞倒是很押韻,可是語文不好,將來當了公務員,誰給領導寫報告???”
林一楠的分數只夠上二類本科的大學,他倒是挺開心,似乎完全忘記了之前吹的牛逼,“媽!我這個分數可在我們學校排名第六名,在二本分數里面,我在我們學校排第一哦?!?/p>
“你可不能了不?還清華呢,這可滑了,都不知道滑哪里去了。你可就氣我吧!”
確實,林一楠在他們村也算是很多年沒有的本科生,就算不上清華,也是可以是讓這個連高中生都沒有幾個的村子驕傲很多年的榜樣。
對于農村孩子來說,上大學是他們唯一的出路,家里有個大學生,比過年還熱鬧。
那一天,林一楠家里很熱鬧,不管怎樣,對于他來說出路算是有了,什么清華不清華,南大不南大,有個大學上,總比在家種地強。
第二天,林一楠去了他們高中,很多同學也去了。
大家似乎忘記了高考時的痛苦,考上大學的同學都在“謙虛”的談著將來:
“未知的城市,
未知的精彩,
青春的舞曲,
就在那未知的遠方……”
老師們在給沒有考上大學的同學做思想工作,學校加強了門衛,防止外校的老師來搶復讀生。
班主任們把大家召集在操場上,校長用抑揚頓挫的聲音喊著,“一年考不好沒有關系,咱們再來一年嘛……”
讀到高中的學生,沒有幾個想留在農村種地的,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再賭一年。
“青春,如果注定要燃燒,那么你也先要把你家自留地上的雜草燒掉!”
校長就是校長,經過動員,沒有過??凭€的學生,大多數會留下來繼續復讀,所以鎮高中每年的復讀生比應屆生還要多。
王娜那天沒有去,有的同學說她也選擇了復讀,也同學說她去深圳打工了。不過從那天開始,林一楠再沒有見過王娜,也沒有從同學那里打聽到關于她的消息,他手上只有王娜托她們村的同學王立給林一楠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只有一句話:
“楠楠,我祝你健康一生,快樂一世。”
落款也只有簡單的一個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