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金手指是……
“戚繼光!!!”柴炅猛地坐了起來。他的心海里掀起了滔天巨浪,古往今來,有同姓天經地義,再有同名的就少了,而且隨著名氣越大就越稀少,可還同字的那就幾乎沒有。抗倭英雄戚繼光這可是大牛啊,一定要找機會抱住。他心想:“我是那個唐鶴征的師弟,唐鶴征又稱呼戚繼光師兄,那我也是戚大牛的師弟了……..
他正沾沾自喜,卻突然感覺屋里安靜的有些不正常,這才發現,明達和正安二人都面色不悅的看著自己,他不禁有些忐忑:“怎么了?”
明達低沉的說道:“生亮,直接喚人姓名,是很不尊重人的行為,戚將軍和你有罅隙嗎?”
柴炅茫然的搖搖頭。
“戚繼光將軍字元敬號南塘,你可以稱他為元敬兄,也可以稱為南塘兄,直呼他的姓名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柴炅似乎明白的點了點頭。
“你看你,姓柴名炅,我們為啥叫你生亮,還不就是你現在還沒字,我們給你取的號。”明達一把拉過故作矜持的正安道:“你再看正安賢弟,他雖然比我小,但是我和正安相交十余年無所謂,可給人介紹他的時候,也得說此乃金匱趙工部之子名一寧字正安,平時都得喚正安呢…….”
然后頓了一頓,有些促狹的看了柴炅一眼,“當然,趙一寧的名字也可以叫的,要么就是有仇有怨了,或者和青小郎搶位置了。”
正安也就是趙一寧略帶靦腆的補刀道:“青兒是鄙人犬子。”
“看你這樣子束發也沒有多久啊…….”柴炅不滿的悄悄瞥了他一眼,“難怪身體這么虛。”
然后對著明達懵懵憧憧道:“你又是誰啊…..”
明達臉色一變,轉頭不說話,趙一寧答道:“王兄名夢祿字明達,蘇州太倉人,我們師兄。”
暫時只能問這么多了,柴炅故意嘀咕了一聲,然后腰一松,頭一歪,又躺到床上了。
王夢祿聽到頓時回過頭來,疾步跨到床前,拍拍柴炅肩膀,又在鼻頭前探了一下,這才放下心來。對趕上前來的趙一寧道:“他估計是酒勁還沒散完,不過應該沒事,我們食早去。”
趙一寧點點頭,端起床前的陶制唾盂,和王夢祿一起出了屋門,順手掩上房門。
兩人剛走,柴炅的肚子便咕嚕響了一下,他這才覺得餓了起來,可自己本來就在裝醉,何況人生地不熟的,只有先熬著,等會看看有沒有機會著點吃的,熬著熬著,他還真睡著了。
沒有多久,他又被人推醒,睜開眼一看,不由嚇了一跳,除了趙一寧和王夢祿,還有四個十歲出頭的少年關切的圍著他,一見他睜眼,都擺正身子,齊齊的行了禮道:“師兄!”
王夢祿從柜上端起一碗粥吹了吹:“好了好了,現在見了柴師兄,都放心了吧?讓開讓開,別占地方。”
少年們們嬉笑著退后,眼睛卻還是關切的看著柴炅,柴炅有些感動,卻又尷尬不知道他們姓名,只能微微向他們生硬的微笑著點點頭。
“好了,大家都先回去吧,二師估計馬上就要開講了。”趙一寧拍拍一個少年的肩膀道。
幾個少年嗯了一聲,又向幾位師兄行了禮,這才退出屋去。
王夢祿示意趙一寧把柴炅扶了起來,自己坐到另一邊床沿上,小心翼翼的舀了一勺粥,遞到柴炅嘴邊。柴炅還真有些感動了,自己才一穿越就有了好兄弟相伴,他還在感動,王夢祿突地大叫一聲:“張嘴!”
柴炅下意識的張開嘴巴,便感覺一個湯勺狀物體塞了進來,把一勺稠物倒在了舌頭上,背后趙一寧用力往前一推,他差點吐了出去,忙閉上嘴咽進喉嚨里。
趙王二人便哈哈大笑起來,然后兩人一邊喂粥,一邊閑聊起來。
柴炅時不時插上幾句話誘導著他倆,這才對自己所處環境有了大致的了解。
如今是大明嘉靖三十六年六月,這是南直隸毗陵府義興縣地界的一個小村莊,有位大儒辭官歸來在此隱居,本省同年周圍縉紳都送子弟來求學,大儒文武雙全,便干脆開了這個私塾教授學子,私塾分兩堂,用柴炅前世的話講就是兩個年級,一個蒙堂大致教三百千,學子多是十二歲以下幼童,以識字為主,初熟四書即可,主要由二師授課;一個經堂大致教四書,對五經也有涉獵,便是為科舉做準備了。主要由先生授課。
大儒有教無類,學生們可不這么想,積年累月下來,官宦子弟和商民子弟各自拉幫結派,不過商民子弟有投靠官宦子弟一派的,官宦子弟也有和商民子弟走得近的,比如趙一寧,其父是大儒同年,在帝京吏部任職,卻和柴炅王夢祿等人性情相投,經常廝混在一起,商民一派雖然勢弱,不過大儒三兄弟管理有力,大師兄唐鶴征性情豪爽,平日多有照應,雙方倒也勢均力敵,又都是同門,日常都不過是口舌之爭。
只是談到老師的名諱,趙王二人都沒有提及,概以老師或先生代替,而他的兩個兄弟,也只以二師三師代替,至于戚繼光戚元敬師兄,只聽唐鶴征提起過幾次,應是先生在帝京收的武弟子。老師到底是誰,柴炅也懷疑過是不是唐順之,只是這里是義興縣山區,唐順之是毗陵府府城里的人,應該不是。他又隱晦誘導過一次,趙王二人便很是詫異的看著他,他連忙轉移話題,也幸好二人沒有懷疑他。按照他們的說法,自己是老師的得意弟子,品學兼優,文武雙全,所以才獨占一室,而趙王二人,就只能合住一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