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的所有離別,都會在下輩子重逢

最近熱衷追劇的人如果不知道《羋月傳》的話,估計就孤陋寡聞了吧,甚至一向以嚴謹著名的考古界貌似都開始關注羋月了,連秦皇都牽扯進來了,不得不說羋月的厲害程度,好端端的一個千年之前的女人,突然在當代火了起來。如果生命真的有來世,她,也就是羋月的下下下下輩子到了今天,會是什么樣子呢?

估計你應該先看看這部去年上映的電影,關于前世今生,它算是在不動聲色中感動了很多人。

來自豆瓣的評分

“如果某天宗教將你的科學偽證,你會怎么做?”

先來看看在豆瓣中評分7.6的i型起源吧……

一邊感性的信教美女、一邊是只相信數據的科學家,他們的相逢估計也算得上是冤家路窄了。

這兩個完全不在同一個世界的人,其實是在一場化妝晚會上認識的,而且還發(fā)生了一夜情的勁爆鏡頭。

“只相信數據”的生物分子學家Ian(伊恩)是研究人的眼睛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宗教界把眼睛作為上帝存在的依據。一夜情之后,他甚至通過眼睛找到了蘇菲。就這樣在一個陽光柔和的午后,他們由一夜情發(fā)展到了準備閃婚的戀人。

這里心細如幫主的話,肯定要說一下背景音樂。當Ian在地鐵找到蘇菲(Sofi)的時候,到站時他把耳機給蘇菲掛上的時候,播出來的音樂很讓人感動,他們在茫茫人海的相逢,所搭配的音樂總有一種難以抑止的悲傷感。而這首背景音樂一共出現了兩次。

第一次,Ian和蘇菲第一次見面時,就是那場一夜情的時候;

第二次,就是在地鐵上再次相逢,并成為戀人的時候;

這歌(Dust it off)的旋律緩慢、清雅卻十分凄冷,不信你可以試試聽一下:

對了,這里還有另一首曲子,是在Ian找到蘇菲“靈魂轉世”的幼童時(也就是片尾)播出來的,旋律也像上面的歌曲一樣,纏綿、婉轉、哀愁。

還有,另一個要說出來的問題就是,當這兩個在感情上黏得很厲害卻在價值觀上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在一起,肯定會有各種矛盾。這從幾次對話中我們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而且顯示導演是支持蘇菲的,也就是感覺導演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有神論者。

▲第一段對話:

時間地點:再次相逢后的餐廳。

Sofi:當我遇見你時,感覺似曾相識,實際上,我覺得你認識我

Ian:?

Sofi:好似我們前世有過交集。

#Sofi在此留下了第一個預言,預示著或許這并不是他們彼此靈魂的第二次會面。#

第二段對話:

Ian在感嘆通過了數字與Sofi的眼睛找到了她,如生命本身一般奇妙。

Sofi:我知道,是我向你發(fā)出了信號。

Ian并不相信,不僅原因是作為一位科學家,Sofi看到Ian內心中那無法言喻的恐懼。

Sofi:但你不會永遠害怕。

Ian依然沒有明白。

Sofi留下一句:U will

#那扇他試圖關上但光明依然穿過的門,是打開著的。其實為Sofi預示著后來Ian前往印度的旅程。#

第三段對話:

Sofi要求Ian承諾若她死后,要將她火焚。

Ian拒絕:便開玩笑若火焚,未來便不能克隆出Sofi。

Sofi:你是一個放不下過去的人。別擔心,我們會再次找到對方的。

#在這次對話中,就像是一個伏筆,Sofi要求死后火焚以避免克隆,Ian肯定也會遵守Sofi的遺愿吧,而Sofi幾乎肯定會再次相逢的說法,為片尾“轉世靈魂”出現鋪好了道路。#

第四段對話:

在Ian的實驗室里。

Sofi:你可以讓沒有視力的蟲子看到東西?

Ian:差不多吧。

Sofi:這些蟲子有幾種感覺?

Ian:只有兩種,嗅覺和觸覺。

Sofi:也就是說這些蟲子從來就在黑暗中生存,更不知道光的存在?

Ian:是的。

Sofi:我們人類,是知道四周有光的存在,它們看不見光,我們使之經過一些小小的變異就能看見光,那么,也許有一小撮人,他們也發(fā)生了變異,得到了一種全新的感覺,他們能感覺到靈魂的存在。

#Sofi的這一番推理,讓科學家Ian幾乎無言以對了,因為太有道理了。#

這些對話里,總是隱藏著若隱若現的宗教思想,可以這么說,原本只相信數據的Ian在遇見漂亮的蘇菲之后,顛覆宗教傳說的想法基本已經被Sofi有意無意地打擊得七零八落了,就差最后一根稻草了。而這根稻草就在于蘇菲。

蘇菲的死,很讓人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只有蘇菲的死才能把前部分的預言推向高潮。

所以,電影的下半場,也就是七年之后,當預言兌現的時候,才會不動聲色地震撼人心。


七年之后

預言的第一次兌現

蘇菲死后,Ian和實驗助理結婚了,這時候他們發(fā)明的虹膜識別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開始應用了,數據庫有了10億人的虹膜樣本。當他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醫(yī)院給孩子作了虹膜錄入的時候,卻匹配了另一個人的數據。這是最初的暗示。

等他們回家之后,一實驗室的人打電話過來,以他們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自閉癥”為由,希望做一個測試,而這個測試里面偏偏又出現了之前被匹配人的信息,甚至后來他們在Google上找到了測試過程中的地點、照片和人物。身為科學家的Ian選擇實地核實,飛過了大半個地球,發(fā)現這個測試并不是自閉癥,而是測試人對上一世的記憶。而且,他們之間的確有著若隱若現的聯系。

預言的第二次兌現

這次兌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震撼了。7年過去了,Ian還是回念著蘇菲,當他們把蘇菲的眼睛放在虹膜數據庫中比對時,竟然發(fā)現同樣的眼膜信息在印度注冊了,而且出生時間和蘇菲的死亡時間剛好可以銜接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糾正,Ian還是決定去印度了,也找到了蘇菲的“轉世靈魂”,也就是薩羅米娜,在接下里的測試中,得到的數據并不支持兩個人之間的某種關聯。但是,當Ian把它當成偶然的時候,卻在下電梯的一刻驚呆了:薩羅米娜對電梯有著天生的、歇斯底里的恐懼。

這就是預言最終的兌現:前世的蘇菲因為電梯故障而死。

“相信奇跡,相信緣分,相信愛情。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是最美好的評論,但是——

輪回意味著一種神跡,當相同的生命密碼在不同的生命體上得到重現,神的力量被印證,這大概就是《I型起源》的核心主題。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發(fā)現,這并不是一場簡單的科幻片,而是一場為實在的宗教宣傳片:科學,被打敗了!


?幾個彩蛋:

↓NO.1在測試過程中,只有幾歲的薩羅米娜和一個嚴肅的科學家在一起,所以測試過程中明顯感覺到了緊張,這也就是準確率僅比隨機高一點點的原因之一。

↓NO.2關于門,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Sofi和Ian在談話的時候,討論到了門,這是宗教里的門,而且明顯看到了光透過門縫顯現的十字架;第二次是最后,也就是找到“轉世靈魂”薩羅米娜之后,他們一同走出的門,泛著光。

↓NO.3在印度電梯里遇到的牧師,他在電梯里對著Ian說,我們還會見面的。而且,他們的確見面了,只不過Ian刻意避開了他。


Kellen凱倫

另外,幫主在整個主干部分都忽略了一個美女,他就是Ian的助理凱倫(布里特?馬靈)。可以這么說,凱倫幾乎是整個電影發(fā)展的潤滑劑和推動劑。

Sofi的死,雖然說是一種偶然,但是這種偶然確實凱倫促成的。她自己也在片尾中說:“如果不是我打電話叫你(Ian)來實驗室,Sofi估計就不會死!”導演的功力之深在于,這種悄無聲息的偶然,讓人看起來更像是無處不在的命運安排。

而最后當Ian匹配到Sofi的虹膜,知道印度有一個Sofi轉世靈魂的時候,卻有偏偏是成為了Ian妻子的凱倫勸他去印度的,這樣才完成了最后震撼人心的結尾。

整個影片中兩次最為重要的轉折都是凱倫促成的,看似偶然,卻如命運。

凱倫還是很漂亮的,以至于她出現的第一瞬間幫主以為她就是女主。如果你在這部i型起源中,還沒有看夠凱倫的話,可以考慮看看本片導演的另一部科幻電影——另一個地球,在這部電影中,布里特?馬靈(凱倫)是唯一的女主。影片講述的內容跟靈魂也有關系,更像是靈魂救贖。

天空出現了另一個地球,當大家都在仰望星空的時候,羅達(布里特?馬靈在另一個地球中的角色)意外地撞死了音樂家妻子和孩子,兩個原本都很幸福的人就這樣陷入了困境之中,羅達自責,音樂家自棄。

▲車禍現場的羅達

自責的羅達希望補償以獲得救贖,于是她慢慢地接觸音樂家,幫助音樂家獲得了繼續(xù)生活的勇氣,彼此也產生了感情。但是,當羅達真誠地說出來那場奪去音樂家幸福生活的車禍實情時,他們的關系瞬間冰凍了。

▲羅達說出了實情,未獲原諒

而這時,地球人正在組織一批人去另一個地球(地球的鏡像),剛巧選中了羅達。同樣是為了救贖靈魂,羅達把去另一個地球的船票給了音樂家:或許,在另一個地球上,沒有發(fā)生車禍,你照樣還能幸福地生活著。不久之后,另一個地球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

在這兩部電影中,影迷們對布里特?馬靈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比如下面這種中肯的評價:

美人魚 Sofi

Sofi是由阿斯特麗德·伯格斯·弗瑞斯貝飾演,在本片中,估計很多人都會被她半裸的身材流鼻血,沒辦法,模特出身就是這么驕傲。

在她的較多電影中,估計最熟為人知的是加勒比海盜系列中的第四部《驚濤怪浪》,她是一個漂亮的美人魚——

看過希臘神話故事的人,估計都知道人面魚身的海妖塞壬,她擁有妖嬈美麗的外表和天籟般的歌喉,卻有著蛇蝎一樣的心靈。只不過,在《驚濤怪浪》中的美人魚善良了好多。

來源:電影記(微信:dianyingji818)|南瓜幫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