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3天。起病多急驟,主要以全身中毒癥狀為主,呼吸道癥狀輕微或不明顯,發熱通常持續3-4天,但疲乏虛弱可達2-3周。(常為高熱,一般為39-40°C)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單純型、肺炎型、胃腸型和中毒型。

病史及癥狀:

1、是否存在一個單位或地區多人發病

2、急性起病,通常有畏寒、高熱、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癥狀

3、有咽痛、流涕、鼻塞、咳嗽等呼吸道癥狀

4、可有食欲減退、腹痛、腹脹、腹瀉和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5、鼻粘膜充血、水中,有分泌物

6、咽部充血

7、部分病例可有發紺,肺部呼吸音低,肺部聽診可聞及濕羅音或哮鳴音

嬰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可見高熱驚厥;部分患兒表現為氣管、支氣管炎,嚴重者出現氣道梗阻現象;新生兒流感雖少見,但一旦發生常呈敗血癥表現,如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常伴肺炎、病死率高。

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胸部X線可無異常,肺炎型流感胸片可見兩肺廣泛小結節浸潤,近肺門較多。

分類:

單純型:

最為常見。通常先有畏寒或寒戰,發熱,繼之全身不適,四肢酸痛,乏力、頭暈、頭痛。高熱可持續2-3天,有時體溫下降,但同時出現明顯呼吸道癥狀。輕癥患者類似于普通感冒

肺炎型:

容易發生于嬰幼兒、老年、體弱者或原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臨床表現為高熱,咳嗽,咳痰伴氣急、紫紺等。肺部呼吸音低,肺部聽診可聞及濕羅音或哮鳴音。X線胸片可見兩肺廣泛小結節浸潤,近肺門較多。病程常在10天至1個月以上。多數患者可逐漸恢復,少數患者可發生呼吸衰竭、新歷衰竭而死亡

胃腸型

以納差、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為主。

中毒型

此型常由病毒侵入神經系統和全身血管系統引起中毒癥狀,可表現為持續高熱,神經系統癥狀表現為煩躁不安、或抽搐、昏迷,也可發生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現循環衰竭。

治療

1、流行期間對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和空氣流通

2、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3、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

4、合理應用對癥治療藥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