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日晨間,金監局正式掛牌成立,這標志著我國監管體系引來巨大變革,由原來的一行兩會變成一行一局一會。今天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 ? ?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我國就提出精簡機構政策,而此次金融機構的改革就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最開始的時候實行一行三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而隨著銀行和保險機構合作的加深,銀監會和保監會就合并成為銀保監會,也就是變成了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到了今年兩會期間,金融機構的職權進行了調整,將中國人民銀行中對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及金融消費保護與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能,再加上銀保監會原來具有職能一并整合成一個新的金融機構——金監局。于是,一行一局一會制度就此成立。
? ? ? 為何要這樣改革?首先,注冊制后,證監會的職能已經開始發生變化。為了加快發行的進度,證監會只是對發行機構進行形式上的審核,不進行內容的審核,審核的內容直接丟給交易所,而證監會的職能也偏向于對交易所的行為進行審核。此外,由于債券發行制度比較混亂,監管比較困難,因此,改革后也全部歸證監會統一發行。由于調整后,證監會的職能比以前更繁雜了,不利于監管,于是又把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能劃撥出來,歸新成立的金監局進行管理,減輕證監會的負擔。其次,原來的管理制度存在比較大的漏洞,經常會因溝通不足導致糾紛,極大影響金融發展,而管理混亂就會導致金融系統漏洞,影響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這些管理的漏洞主要體現在影子銀行業務。影子銀行業務既有類似銀行吸收存款的功能,又具有證券交易的職能,也就是說它既應該歸銀保監會管理,又應該歸證監會管理。而這類“三不管區域”不是因為不想管,而是權限不夠,無法管理。而在改革后,各個金融管理部門的職能劃分很清楚,只要是機構和交易所的證券發行與審核,全部歸證監會;只要是涉及投資者和金融消費者保護方面的,統一歸金監局。職權劃分越清楚,金融機構的運轉效率越高,風險就越小。
? ? ? 金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根據形勢來進行決策的,隨著金監局的成立,我國金融改革又邁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