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只有英語專業的人才了解,即便是考過了專八,依舊有許多的單詞不認識,依舊不能擺脫字幕看英美劇,更是沒有達到外行人所認為的看到一段文字便能在短時間內進行流暢的中英文轉換的能力。
大概是深知作為英語專業,比起那些就讀其他專業卻同樣懷有突出英語能力的人而言,不免在職場上少了幾分競爭力,所以在大學期間努力養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目的在于在英語領域能有一番小成就。
一、千方百計地擴充自己的詞匯量
即便是語法環節再薄弱的人,只要有一定的詞匯量,應付大學四六級還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一旦有了詞匯的積累,英語文章不至于看不懂,題目要求不至于不理解,回答問題不至于一頭霧水。
專八考試前一個月,我甚至都尚未開啟真正的復習模式,但是那段時間,我始終堅持在百詞斬上背專八單詞并且打卡。我不能說最終的結果是否與此有直接關系,但我確確實實是通過了。
系統來講,擴充詞匯量的方式并不少:
1. 背詞匯書。
市面上詞匯書形形色色,我無法確切地告訴你哪一本或者哪一類詞匯書最好。但是只要運用得當,任何一本詞匯書都能發揮它的作用。
背詞匯書無疑是痛苦的,不僅要忍受背誦過程中的倦意,更要不斷經受背了忘忘了背的折磨。因此,我在詞匯書的背誦上提出的建議是少量多次。與其野心勃勃追求數量一天背一個list,倒不如靜下心來兩天背一個list,并及時做好復習鞏固工作,追求背誦的高質量。
2. 單詞軟件。
定期地,我會拿出百詞斬,將它當作闖關游戲般,背背單詞。我沒有使用過其余的背單詞軟件,但是對百詞斬情有獨鐘。于我而言,百詞斬有兩大優勢:一則將單詞形象地轉換為圖片,更有利于記憶;二則配有復習鞏固功能,高效地幫助我們回憶已經遺忘的單詞。
每次在看英語文章時,發現出現了一個生詞是在百詞斬上背到過的,就感覺是一種意外的驚喜。你永遠不知道,生活將怎樣優厚地回饋你的每一份努力與堅持。
3. 課余的積累。
我的包里,隨身攜帶著一本小小的屬于自己的單詞本。不管是之前的上課,還是現在的工作,一旦我遇到了不熟悉卻感覺實用的單詞,我都會把它們記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課外閱讀,碰到需要查詞典才能理解所在句子的單詞,我也會把它們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
有空的時候,隨時翻閱,加強鞏固。
二、借助詞典查生詞
如果說第一點是單純為了擴充詞匯量,目的是越多認識單詞越好,那這一點則更側重于對每一個單詞的深入掌握
與其說這是一種堅持,倒不如說這是一份執念。大一剛進去的時候,每每去自習教室,我總愛背著一本牛津大詞典。周圍的同學都表示不理解:明明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有道詞典、金山詞霸盛行,你又何苦每天背著沉甸甸的詞典來教室呢。
在我看來,與電子詞典相比,紙質詞典最大的優勢就是涵蓋內容全面且詳細,對于每一個單詞都能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讀。遇到了比較重要的生詞,翻開詞典,知曉它的詞性,通過例句了解它的用法,順便記憶與其相關的常見詞組搭配。這樣一個流程走下來,雖然耗時較長,但也毫無疑問學到的更多。
學單詞,最終的目的是能加以合理運用,若能把新學的單詞得體地運用于自己的寫作或者是其他領域,將會使自己的英語水平拔升一個高度。
三、隨時聽VOA, BBC廣播
關于英語學習方法,有一件有趣的小事:對于同一件事,大學里面的兩位不同老師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說法。A老師建議我們每次睡覺前可以多聽聽外國廣播,一來有助于睡眠,二來也有助于練聽力;B老師卻不建議我們這么做,原因是大學階段英語聽力考試基本在白天進行,若是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在考試過程中一聽到廣播就想睡覺就糟糕了。
但不管怎么樣,多聽聽國外廣播,終歸是對于英語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的。
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干貨 | 英語專業學生這樣練聽力》,里面詳細闡述了精聽與泛聽,而這里所說的隨時聽聽VOA, BBC廣播,就屬于泛聽。閑暇時間,我都會打開每日英語聽力,龍卷風收音機等軟件,聽聽廣播,無論聽懂與否,都是對耳朵的一種磨練,也是培養語感的一種好方式。除此之外,普特、滬江網站上均有比較優質的音頻資源。
四、背誦英語文章
對于英語文章的背誦,我最初的興趣起源于高一的一次晚自習。那天,英語老師將我叫到她的辦公室,給了我一篇Winston Churchill的Work and Pleasure,讓我嘗試進行閱讀和背誦。因為十分喜歡當時的英語老師,我努力地背誦那篇文章,以致于直到現在我都能將那篇文章背個大半。
上大學后,當我第一次得知大學里竟然還有背誦課文的作業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這不是初高中才做的事情么。但是老師卻語重心長地告訴了我們背誦在英語中的重要性: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背誦不僅有利于增強你們的語感,更能加深你們對文章的理解。
后來臨近專八考試,一個學姐對我們說:你們若是能將高英課本中的課文都背下來,考過專八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后來我并沒有把高英課文全部背下來,但以上事實均說明了英語文章的背誦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平時雖也沒有很頻繁刻意地去背誦英語文章,但在重要考試前背背范文,悠閑的時候背背課外的文章,已經成為了自己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習慣,一種堅持。
五、閱讀外國報刊、書籍
其實說實話,我并不熱愛閱讀。但是大一,被老師要求著看英語原著寫讀后感,看外國報刊做總結記錄生詞,也都是認認真真去做了。在那之后,我發現我的詞匯量的確擴充了,我的閱讀速度也的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于是,直到現在,我也會定期瀏覽China Daily, 英國衛報,讀讀英語原著。我發現,當我能把自己所看的內容搬到自己的寫作上時,當我能和別人侃侃而談原著上的內容時,那股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
英語專業的學生,若是沒有讀過幾本英語原著,出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英專的。閱讀在任何時間任何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所以希望自己能把閱讀這一習慣堅持下去。
六、堅持參加英語競賽
我始終堅信,競賽是一個促進我們快速成長與提高的一個平臺,所以在大學期間我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有好結果,也有壞消息,但是過程本身于我而言就是一筆珍貴的財富。
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參加大三那年的“外研社杯”全國英語寫作比賽,幸運地通過了初賽殺入了省賽。坐在浙大的考場中,體驗著與來自不同院校的學生進行同臺廝殺的快感,那種感覺大概是永生難忘的吧。最后拿了個三等獎,感覺是收獲了天大的幸運。
競賽不分大小,英語世界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個“翻譯擂臺”,參與零門檻。只需要按照要求翻譯一小段話即可。雖然規模不大,倘若能用心對待,也一定收獲頗豐。
??
不論是對于英專學生還是非英專的學生,學好英語都將是將來馳騁職場風云的利器。本著得以精通英語的目標,我在大學期間堅持著這些習慣,也愿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