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至今已經一個多月了,裸辭的后果大概就是現在這樣吧:簡歷像斷了線的風箏,只給人留下沉重的嘆息。
前不久,參加了春節后的第一次面試,雖然沒成,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前輩問我,你平常喜歡做什么?
我喜歡讀書。
那你能聊聊你最近讀過的一本書嗎?
我……不好意思,我最近沒怎么讀過……
面試結束后,我對結果并不抱什么期望,反而對“讀書”這一節久久不能釋懷。
想著去年來北京后,周末做的最多的就是躺在床上看視頻、玩手機,而讀書,就像遭遇一次偶爾的感冒一樣。
也許是剛來北京,對什么都新奇吧,周末往往會抽出一半天的時間去吃喝游玩,累了自然就躺在床上刷朋友圈了。平常上班呢,又甚是勞累,恨不得回到家就躺在床上,但事實上,晚上八九點就差不多滿血復活了,如果我真是個努力又自律的人,完全可以從床頭的書架上拿起書多看幾眼。
然并卵,時光已逝永不會,往事不堪回味。
于是,我像受了很大的刺激似的,回到家就開始琢磨著列一張“我的2017年讀書清單”。我把去年買的大冰三本、曾國藩三本、王陽明三本……還有其他買來卻看地半半拉拉的書,都列入那個激動人心的清單里,指望著自己能真正發奮圖強,完成這“豐功偉績”。
然而,我還是小看了這生活里的點點滴滴,坑坑洼洼。由于未婚夫要準備公務員體能測試,所以我每天就得陪這個小胖去離家兩公里的大學跑步鍛煉,同時也聽著他壓力之下產生的悲觀想法;而我自己呢,也要關注網上的招聘信息,為自己的工作焦慮著。于是我整天被這些負能量圍繞,內心就更加地焦躁和不安,哪還有那份心思靜下來讀書呢?所以,計劃列出了半個月,《圍城》我才讀了一半。坦誠說,寫到這我自己已經覺得臉燙地不行了。
可是,我覺得這依然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我不會放棄這個重塑自己的機會。以前在朋友眼里,我總是那個自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姑娘。現在的我,經歷過“北漂幼兒”的迷茫期,也該慢慢做好一個自律、懂得追求的女人了。
當然,我也知道,從平坦的山腳爬到險峰總會遇到各種阻礙,但我認為最大的阻礙往往是自己的意念。只要自己秉承這份改善自己的心思,那些所謂的磕磕絆絆總不會把人一下子絆死在那里吧。
寫這不足千字的小文,想來或許無人去看,多是自省、自勉,以求上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