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幻想過28歲,如今已經28歲

4月6日,一大早朋友發了個微信,還加了個紅包。

我又驚又喜,問他是什么喜事突然聯系我,我以為他結婚了,因為最近很多老朋友開始結婚。

他才打趣到“你是不是忙到什么日子都忘了?今天是你的生日啊,生日快樂。”

我很驚訝,打開手機翻看日歷,才確認果然是這個日子,連聲感謝。


排除面對28歲的驚訝,事實上,我很早就對這個年紀的自己有過無數幻想。

小的時候,總是玩游戲,可家長老師會用“學習更要緊”來管束我,于是我總是幻想如果長大了到28歲,我就可以在游戲里暢快地玩耍,沒有人會管束我,催促我早點休息什么的。

現在想想要是沒人勸導我,我估計也跑去追趕電競風潮當個職業玩家什么的,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很多都有個游戲夢。

再大一點,你開始成長了,開始學習和了解了,而這個時候,身邊會有很多人開始嘗試影響你,給你大量的關于人生的建議。

建議雖好,但有的時候甚至有點過量,像是過年過節親戚送的補品一樣,多到用不完,多到你不敢浪費只能階段性地采納他們的建議,結果自己少了很多自主性,少了屬于自己的靈性。

那個時候我記得自己每次回家和回學校就像是兩個人,在家里我像個傻子一樣聽話、木訥,而回到學校我在朋友面前就瞬間變成有趣而機靈的活寶。

很難說清楚哪邊更像我一點,但那個時候我心里的想法是如果能夠大一點,比如28歲什么的,我就能夠獨立,我就不必假裝著聽別人的話,然后把自己心里話給吞進肚子里。弄得別人不僅搞不明白我,我還悶一肚子氣。

但畢竟青少年的你,各種能力是不夠的,表達能力,忍耐能力,執行能力都差很多,你并不具備改變環境的能力,很多時候只能忍耐,把它作為一種沉淀。

于是青少年時期的我,時常幻想28歲的來臨,僅僅是幻想它,都像是一種逃離。

選擇這個數字沒有任何原因,就是覺得我如果到了28歲,就能夠無所不能;覺得28歲有足夠的說服力,說服別人;覺得28歲有足夠的自控力,不會沉迷,不會隨時受到責備。28歲像是一個門檻,過了它我就會擁有我渴望已久的能力。

而且隱隱約約又會覺得,28這個數字挺好的。它離18歲足夠遠,卻又未到30,40傳統觀念下的“必須要成熟了”的里程碑時間節點,它是一個處于幼稚和成熟之間的時刻,是一個真正擁有自我時間的年紀。

因為在往后一點,公司會給你任務,家里會有壓力,社會輿論也開始影響你,你已不再是純粹的自己。

年輕的我就有這樣的覺悟,而這一切僅僅只是源于想要逃離的心情,想自己租房,自己掙錢,但具體你問我要去哪里,怎么從18到28,怎么邁出那一步,我并沒有想好,除了沖動和勇氣之外,我一無所有,而等待我的只是學會迎接和面對而已。


稍微大一點之后,大學時期的我,28歲對我來說,更多地是源于內心的向往。

大學的時候一有閑暇就約著朋友出來逛街,跟大學同學偶爾幻想未來生活,大家同樣喜歡用28歲作為一個里程碑,因為覺得那個時候應該最成功也最自由,不會面臨婚姻壓力,也不再天真幼稚,是一個可以放手一搏,可以馳騁,可以瀟灑的年紀了。

我們想要去酒吧,想去跳傘,想做個APP融它個100萬;我們想交3個女朋友,想紋身,想通宵喝酒打球玩游戲。

賺的錢都自己花,吃得苦也都自己忍,我們覺得自己能夠義憤填膺地說著一句又一句“絕不反悔”的承諾,卻又在失信于別人的時候,灰溜溜地互相拉黑。反正沒人在意。

那個時候,對于28歲的幻想實際上反應的是22歲的你我本身的欲望。

我們想要的東西最多,擁有的卻最少,這種矛盾在年輕人的內心里爆炸,有的人自控力不足,就炸成了盛開的欲望之花。

而當自己從23歲、24歲、25歲往28歲逼近的時候,將每天的真實體會與過去對28歲的幻想結合一下以后,你才逐漸明白28歲是一次自我修行,它有苦有甜,并且都非常真實純粹。

真正的28歲,是青春,瀟灑,卻時常在眉頭間掛著煩惱的一群人。

煩惱堆著堆著,堆成了一種嚴肅,它叫做成熟。

他們話變得少,心里想的多。一個人在城中心附近組個房子,跟一些不怎么聊的來的人合租。

床邊堆滿襪子和啤酒,電腦下載著美劇,穿著短褲,留著胡子,聽著小屁孩們不懂欣賞的國外音樂,發著親戚朋友看不懂的朋友圈。一周打兩次球,洗2次澡。

偶爾出門聚會,掏出不怎么穿的西裝,點精致的菜,面對面做著美女,聊不到幾句也不發脾氣,喝光飲料之后,只需丟下一句excuse me我有事要早點回去。于是坐車回家,帶著耳機聽英語。

開會不跟別人吵,有事下來找領導嘮,挑剔每一杯咖啡的濃度,取關反復打廣告的公眾號,尋找沒人關注的新專輯,收藏沒吃過的好餐廳。

他們迷茫地過馬路,卻又在工資卡面前微笑。他們在電腦旁學習和工作,卻在看電影的座位上睡著。他們很忙碌,但并不疲憊,他們很好相處,但并不好聊。


28歲的人,你看得到個性,卻慢慢地找不到棱角。

對我來說,對28歲的感覺變化,就像是我對人生預期的變化。

我曾幻想28歲,因為那時候擁有的并非自己獲得的,當你不夠獨立,還沒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想要的事物的時候,你的幻想更多是一種不實際,是一種逃離,是一種沒有源頭的情緒發泄。

而如今28歲了之后,獨立了,成功了也失敗過了,開心了也悲傷過了,你變得不那么依賴“幻想”的興奮劑,而更喜歡精耕細作,喜歡實打實地成果了。因為你很清楚,這些才能夠給予你足夠的自信。

我喜歡28歲那種還未真正成熟,未成熟得乏味,未成熟地沉悶的年紀。

但你要它回到幼稚和天真,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不過它有足夠的悶騷,有足夠的人生樂趣,有一些閱歷有一些品味,并渴望著消化吸收更多有趣的事物。

28歲的人是有趣的,因為他們有經歷,且還在前進。

28歲的人應該是瀟灑的,因為他們不被束縛,擁有自由和未來。

無論如何,我還是喜歡這個年紀的,我喜歡28歲,更喜歡掌控生活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