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精致的悅人,但求溫暖的悅己

今天中午,我習慣性的叫上海哥去二食堂,點了我們最愛吃的“小瓦罐”。吃飯時,我告訴海哥說,我上次寫的一篇隨筆,居然被“簡書”的編輯推薦到首頁了,這可是我第一篇上首頁的文章啊。

以前每次投稿《首頁》的文章都被拒絕,這次我無心投稿,卻被編輯主動推薦上去了。 和海哥上次文章上首頁的情況一樣,有心澆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我想到了海哥在他的文章里提到的“慢也是快”的觀點,我想,是不是因為之前我們都走得太快,太急功近利而忽略了文字本身的深度呢,是不是因為我們都太急于被公眾認可而忘記了自己寫作的初衷呢?

呃,初衷?對啊,我們寫作的初衷是什么啊,還記得嗎?于是我問海哥,你為什么要寫作?海哥沉思了片刻說: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能力、對觀點的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有一天寫作這項技能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財富。

我陷入了沉思,我在心里問自己,我又是為什么寫作呢?很快我就有了答案:我喜歡啊!

對,我就是單純地對文字的喜歡,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取悅別人。對我而言,基本沒有什么才華,也不知道什么是天賦,只不過就是喜歡瞎寫。心里有話難與人訴說,說了又害怕被人嘲笑,更害怕現在的人心難測,所以更多的是選擇用文字來寄托。

我喜歡寫文字,是從寫日記開始的。我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堅持寫日記,雖然寫的非常不專業,更通俗的說那時候記的都是流水賬,但我也的的確確堅持著把自己整個初中、高中生活給記錄下來了啊。所以我想說,我的初衷就是用一條最不專業,但卻是我能想到的做到的方式方法,來表達我對自己、對周圍的人或事的認識和體驗。

我中學階段的美好和辛酸,都在我的筆尖下不斷地轉換成文字,足足寫滿了三個筆記本,而這三個筆記本此刻正鎖在我大學宿舍的柜子里,等以后畢業工作了我也將繼續攜帶,因為它們是我這輩子寶貴的無價的回憶。

到了大學,因為懶得寫字,很少再打開日記本,所以有時候很多想法和靈感都沒及時的用筆尖把它記錄下來。不過我也并沒有完全丟棄記錄生活的習慣,大學里我也時常在手機上寫日記、隨筆或是總結,當然大部分都沒有公開發表過。大三當班助那年,自己也堅持寫了幾十篇班助日記,當時還想著把它打印成冊留作紀念,后來這個想法也不了了之了。

現在我剛開始使用公眾號,在“簡書”這個平臺也僅僅才一個多月,但在這個平臺的碼字,并不是我寫文字的開始,而是我對記錄生活這個習慣的延伸。有了這個平臺之,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只知道記流水賬,而是開始悄悄地學習并借鑒各位高手的寫作技巧,學會怎樣更好地去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雖然碼字的平臺變了,但我對文字熱愛的初衷沒變,我依然只是單純地喜歡文字而已,不求功,不求利,也不求取悅別人。

有一些故事,真實的發生在你我的身邊,如果產生強烈共鳴,我會情不自禁的寫出來,如果有什么刺激我,或者讓我有什么感觸,我也會忍不住寫出來。不一定寫的東西要給別人看,或者公開發表,但那至少是我在這個世界存在的證明。

為什么要證明,我也不知道。總覺得,有什么東西需要我把它記錄下來,我是它的一個見證者,無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我不去評價,真實的記錄者而已。偶爾發表一下個人看法,我只是當時突然想到的,過后一定會忘記。

我喜歡寫文字,也可能是因為自己記憶力非常差,如果有一天我記不住了以前,那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文字重溫過去的青澀往事。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我還會掏出那幾本陳舊的筆記本,坐在孩子溫暖的床沿上,讀著日記本里那主人公的故事,看著寶貝聽得入迷的樣子,直到他安然的進入夢鄉。

我喜歡寫文字,雖然看起來風平浪靜,雖然大家很多人都喜歡用“文弱書生”來形容或者說諷刺書生意氣,其實,書生可以文,但是絕不會弱,表面是禮貌,溫文爾雅,但是骨子里都是有一定的信仰和追求,都是有骨氣的,鐵骨錚錚好男兒。

我喜歡寫文字,作為一個生活和工作的調味劑。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個可以靜靜地思考,可以心平氣和反思總結的地方。

如果有一天,我的文筆有所提升,精致到能夠悅人,自然是一件好事;倘若不能悅人,那我就流連于自己的文字,重溫自己的成長故事,悅己也未嘗不是一場豐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Android 自定義View的各種姿勢1 Activity的顯示之ViewRootImpl詳解 Activity...
    passiontim閱讀 172,819評論 25 708
  • 時間管理和集中精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卻非常必要。對每個人來說,影響你效率的因素并非總是那么明顯的。有時候會被一些...
    荊敏_1f5b閱讀 117評論 0 1
  • 一個網頁的banner
    HenryBarthes閱讀 311評論 0 0
  • 【定位:自我認知】 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比誰做得更強、更大,而是比誰做得更長、更久,這就要求企業在規劃未來發展的時候...
    be58e0597e58閱讀 482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