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瘋
今天是公公八十四歲生日,早就計劃著給老人家過個大壽,畢竟已到耄耋之年,多些陪伴,多留下些快樂,多些珍惜……這事,誰都懂得。
無奈,又輪到我值班,所以不能跟老公和女兒同行。還好有網(wǎng)絡(luò)的幫忙,時空那點事也就不算個啥了,身體到不到無所謂,只要心意到,老人家一樣很開心。于是當(dāng)我通過微信及時送上祝福的時候,女兒立刻遵照爺爺?shù)闹家猓l(fā)過來大量照片,讓我跟著也樂呵樂呵,哈哈,真有點現(xiàn)場直播的感覺,那個喜慶,瞬間感染了我,只可惜那個大大的蛋糕,還有那滿桌子的饕餮大餐,唉!只能流著口水意淫了。
快樂的氣息是可以隔空感染的,于是,我開始樂呵呵的欣賞那些照片:扣個“生日快樂”桂冠的公公、婆婆與公公、兒子女兒們與公公、孫女外孫女們與公公、重孫子們與公公、所有的家人與公公……或者推杯換盞,或者大嚼特嚼、或者糊了一嘴的蛋糕……各種造型,各具形態(tài),其樂融融,我也跟著其樂融融了。
翻著翻著,笑容開始凝固,我開始笑不出來了,為什么?因為那照片我是倒過來翻閱的,那順序變成了:公公跟所有家人合影、跟孫子們、跟兒子女兒們、跟婆婆,然后是公公自己……看著老人家孤零零的坐在那里,笑瞇瞇的望著我,忽然悲從中來,五味雜陳,這不正是生命的真相么?瞬間酸楚與無奈濃濃的裹挾著我,怎么也化不開了。
當(dāng)我們來到世界的那一刻,就像坐上了一輛飛馳的火車,走走停停間,許許多多與我們有緣的人開始上車,開始以不同的身份陪伴我們走上一程,或者是家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貴人,更或者是仇人,更或者只是擦肩而過者,但慢慢的,這些人便開始一個個下車而去,順便帶有了所有的熱鬧,一個都不會留下,最后拋下我們自己,面對空蕩蕩的車廂,面對接下來的一切未知。怪不得每個人都感到孤獨,生命本來如此。
生命就是這樣的殘酷,面對這一切,你準(zhǔn)備好了么?來于虛無,也將走入虛無,怎樣將這一段不長不短的鮮活生命,活出些精彩,活出意義呢?我在追問自己。
前段時間,因為陳亦新老師解讀史鐵生的《命若琴弦》,著實讓人感悟些啥,于是我把很久以前買的那本《活著的事》看了一遍(這是史鐵生很早之前的作品),這是位用靈魂寫作的作家,他隨時站在死亡的邊緣,書寫活著那些事,告訴我什么才是活著的意義所在。恰恰在很多大德那里,我都讀到過相同的意義。
為自己設(shè)定一個夢想,一個努力的方向與目標(biāo),也許那夢想永遠(yuǎn)都不會實現(xiàn),不要緊,你只管走下去,不斷的接近它,在不懈的追求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珍惜命運中的一切所遇,活在當(dāng)下,感悟當(dāng)下,享受當(dāng)下,那過程就是生命的意義。
而且,這意義不在外面,要努力向內(nèi)尋找。它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智慧與慈悲,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只要開始尋覓的腳步,喜悅便會如影隨形的伴隨著你,當(dāng)外在所有的一切都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我們依然喜悅,依然快樂,因為我們的靈魂不在孤獨。
我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對與否,至少這是我的想法,我也因此而快樂著,也許它只是我找的活著的意義吧。不過,我更希望每個人都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一定要親自去尋找,因為沒有誰能真正救的了誰,連佛都不能,佛菩薩只能給咱提供“一葉扁舟”,坐不坐全都在于自己。
我還想說,即使我們已經(jīng)開始踏上了那條小舟,也別忘了他人,所有跟自己有緣的眾生,因為他們的關(guān)愛,才讓我們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走到今天,即便有些方式看起來更像刁蠻和為難,其實他們也是在度化我們,也是菩薩,只不過是“逆行菩薩”而已。學(xué)著感恩所有的相遇,所有的相遇都是成全。
幾張照片,竟然讓我胡言亂語了這么多,你可以把我當(dāng)成瘋子,一笑了之,或者你還可以把我當(dāng)成“瘋子”,如果能像我這樣,開始瘋言瘋語的追問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話,我估計你的靈魂定會手舞足蹈起來。不信試試如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