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Arch Linux辦公環境安裝配置純小白包通過教程》的補充,關于無線和藍牙

在上一篇《Arch Linux辦公環境安裝配置純小白包通過教程》中,全過程使用有線網絡完成。如果系統安裝在筆記本電腦上,當然更多人希望使用無線wifi連網。再有就是筆記本電腦USB口一般比臺式電腦要少,有時候難免緊張。會有些用戶希望使用藍牙鼠標。盡管藍牙鼠標目前為止基本都能感覺到明顯延遲,但是總比多占一個USB接口要好(2.4G無線鼠標基本可以做到與有線鼠標相當,但是接收器仍然要占一個USB接口)。這里作為上一篇的補充,解決無線連網和藍牙的問題。

既然是上一篇的補充,自然目標讀者仍然是Linux小白用戶。操作過程也完全延續上一篇繼續進行。

首先是使用wifi無線網卡連接網絡

絕大多數主流筆記本電腦,都有集成802.11a/b/c/n的無線網卡,可以直接連接無線路由器上網。Arch Linux也集成了絕大多數無線網卡的驅動,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在上一篇中提過,系統安裝過程其實是可以使用無線連接的,只是因為目標讀者是小白用戶,所以采取了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使用有線網絡環境安裝。

在命令行終端中教會小白連接無線wifi確實比較麻煩。但是延續上一篇《Arch Linux辦公環境安裝配置純小白包通過教程》,在一個已經安裝配置好桌面環境的電腦上,使用圖形界面前端,就變得很簡單,只是安裝一個軟件并啟用的問題。

Linux系統實現連接無線網絡的軟件有很多。比較常見的如wifi-menu,netctl,wicd,networkmanager等。其中wifi-menu和netctl沒有圖形界面前端,并且集成于安裝光盤鏡像中,在安裝Arch Linux系統時使用無線網絡,使用的就是這兩個工具。這里不多贅述,想了解無線網絡安裝系統及連接工具使用方法的朋友,可以在熟悉Arch Linux系統后去閱讀Arch Linux的中文wiki ,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

圖形界面下比較常用的網絡管理工具,就是wicd和networkmanager。這兩個工具包,都是可以同時管理有線和無線的。wicd相對來講問題比較多一些,比如無線的加密方式怎么選都有可能報錯。再比如連入隱藏的無線網絡不刷新,接入需要密碼的無線網絡不會主動彈出需要密碼的提示。因此,雖然wicd被稱為networkmanager的替代者,目前最簡單好用的,仍然是后者。

官方軟件倉庫中的networkmanager,不包括圖形界面的系統托盤圖標插件nm-applet,而這個插件是network-manager-applet的一部分,所以使用系統托盤圖標,必須同時安裝這個包。如果不安裝不是不能用,只是系統托盤中沒有圖標。如果需要支持pppoe撥號,還需要re-pppoe這個軟件包。所以,需要至少需要安裝三個包:

sudo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applet re-pppoe

此時,在KDE-Plasma環境中,將networkmananger高為隨系統啟動,開機后就可以看到看到系統托盤圖標,并正常工作了。需要注意的是,網絡管理工具,最好只使用一種,如果之前安裝過其他自啟動管理工具,最好停用,比如netctl或者其他工具??梢允褂胹ystemctl --type=service這條命令查看已經啟動的服務,找到相關服務后使用systemctl disable XXXX這樣的命令格式禁止開服務開機啟動。然后啟用networkmanager開機啟動: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注意這個大小寫必須是這樣的。在Linux命令中,是區分大小寫的,這點與微軟的系統不同。然后reboot重啟系統,就可以看到通知區域系統托盤中的網絡圖標了。使用方法基本與微軟系統相同。

對于Xfce4桌面系統,以上設置完畢后,不會有連接和斷開的通知,想要看到通知,需要安裝另一個插件xfce4-notifyd。

藍牙模塊的圖形前端和啟用

藍牙模塊的管理工具是bluez和bluez-utils,直接安裝后命令行下就可以直接管理藍牙模塊。圖形界面下有多種前端可選。KDE-Plamsa和Xfce4都可以使用Bluedevil,這是KDE的默認管理程序。因此,對于Xfce4桌面,為了解決依賴問題,不至于需要附帶安裝很多包,可以直接安裝bluedevil4。

對于KDE桌面: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bluedevil

對于Xfce4桌面:sudo pacman -S bluez bluez-utils bluedevil4

然后設置開機隨系統啟動:

systemctl enable bluetooth.service

然后reboot重啟系統,熟悉的藍牙圖標就會出現在系統托盤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