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無論你舍或不舍,時間如流水,每分每秒一刻不停地自然流逝,不會因你的留念而停留,而定格。
站在2017年的第2天,一年的尖尖上,回顧我的2016年,是總結梳理,更像是在進行一種莊嚴儀式,認認真真的打包好我的2016,迎接全新的2017。
正如莎士比亞的那句名句“凡是過去,皆為序章”。剛剛過去的2016年對于我而言,是個不一樣的一年。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改變”,對自己而言,無論內在與外在都有著與以往不同之處。
作為一次作業要求列舉2016年最驕傲的事情,認真思考了幾天,列舉2016年5件最值得記錄的事:
1.自律給我自由:完成年初定的跑步健身目標,瘦身22斤
最初的起因是我自己看著日益臃腫的身軀,秤上的數字與日俱增,年數漸長,而小鮮肉青春閃耀,我幡然悔悟,決定不再這樣過下去,不想繼續這樣的日子!
就這樣,把2016年初定的健身計劃在下半年提上日程。堅持不懈,半年多的時間,累計533多公里。隨著跑步距離的增長,體重輕下來,半年下來瘦了22斤,腹部一帶贅肉也沒有了,請想象一下去肉鋪買了22斤肉,拎在手里走回家的情景,大概就能真實的感受到那份重量。想象一度將這一份重量揣在身上,是個啥滋味?!
從此,愛上了健身與跑步,并一發不可收拾,上了癮。
從這段跑步鍛煉經歷我總結出:只要你想改變,無論你有多忙,是孩子媽還是加班汪,這句沒時間都不該是你的借口。只要你想改變,多晚都可以。有句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以上這第一點是身體形體上的改變。
2.愛好讓我充實愉悅:再次踏上寫作道路
重新開始寫寫寫也是有個契機,在精進計劃我確定自己寫作的目標,同時朋友向我推薦簡書這樣純寫作平臺,我又開始了寫寫寫的歷程。
隨著一篇篇文章撰寫發表,其中的一些文被簡書《首頁投稿》收錄,收獲著成就感、愉悅感與支持鼓勵:12月16日開始百日精進計劃,確定自己寫寫寫的目標并進行實踐,累計12月已寫9篇,加上8月最初注冊的1篇,合計10篇,字數已達2萬多字,收獲喜歡數202。其中,投稿了6篇,3篇入選《首頁投稿》,2篇入選《今日看點》。感恩一路幫我并給我支持的人,并不斷努力。
前些天和同事分享我的公文寫作心得,并不斷的引導她進行修改,改了不下4、5遍,最后的成文和第一篇天壤之別,進步很大。其他的伙伴看到這位伙伴最后的成文,驚嘆她的進步與改變。你看,這就是提高的過程呢!其實,如果我來幫她修改,可能所花費的時間更少,但她沒有自己這樣體會自己不斷改改改的收獲大。
寫文章道理相通,不斷修改不斷練習,才可不斷精進。
無他,唯手熟爾。
3.兩個孩子上上了心儀幼兒園
這條被收錄作為2016年大事記中的第三條,也是有著特殊意義。2016年是孩子入園第一年,回顧倆孩入園經歷,可謂歷經曲折辛苦。好在最后上上了心儀的幼兒園,一所考察了很久,離家近老師好的學校。
在上學過程中,從剛開始的哭著抵觸不上幼兒園,到現在和我們一起早起都自覺地背起書包牽著家人的手就上幼兒園,一到下午放學時小哥倆開開心心地被家人接回家,可以說現在孩子們已經適應了幼兒園,也已順利渡過了上幼兒園的心理適應期。
4.工作挑戰完成:異地工作經歷的積累
2016年中的這段經歷現在想想也是自己現有的人生經歷中頗有紀念意義的一筆。
對孩子們的負罪感:第一次背井離鄉去全新的城市,開始一段長達4個月的異地工作,相當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外地。這段經歷,現在回過頭想想,五味雜陳。
作為兩個三歲孩子的媽媽,最幸福一刻莫過于在每晚上回去和他們的視頻聊天,在手機的頁面上,小哥倆說,媽媽你現在過來呀,那時候,真的希望世上真的存在穿越。立馬從手機屏幕這端穿越到那端的孩子們身邊。
每當在外地夜深人靜時,一個人躺在床上會想著他們有沒有睡著,晚上睡覺被子有沒有蓋好。特別的,有一次弟弟的牙齒蛀蟲了,晚上疼的哭。聽家人講到這段,作為媽媽,我內疚的不行,覺得自己在孩子需要我的時候,沒有陪伴身邊幫他們養成晚上喝完奶刷牙的習慣。
異地的工作好處是,是它是我跑步鍛煉改變自我的最原始動力,并且帶來工作學習上的充實。
5.認知升級,開拓視野,擴大圈子結交好友
1)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認知升級:
從最開始的加入混沌研習社這所互聯網無邊界大學,聽各位大咖的分享課中去嘗試思考探索混沌世界未知可能和無限希望,再到聽社群營銷課、訂閱得到(李笑來老師的|《財富自由之路》、萬維剛的《精英日課》、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思維導圖課程以及滬生老師的寫作班等等非常優秀學習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2016年,是我自我顛覆的時代開始,將自我歸零,像海綿一樣貪婪的享受著互聯網時代給我這個二線城市的普通人以往享受不到的便利與資源。
享受自己不斷學習的過程,并有意識的進行“知行合一”,踐行與體會成長。學習的同時,也樂于分享。相信教學相長、分享是我們最好的學習。例如我將自己所學的思維導圖課程進行內化并結合自我實踐經驗心得在單位內進行轉分享,反響不錯;將自己的公文寫作心得進行分享,幫助同事一起收獲提高;撰寫學習心得筆記,分享幫助更多人(無論是社群課、寫作課亦或是文案課,寫了一些聽視頻課程的聽課筆記,寫出來是整理思路的過程、反芻的過程,輸出的同時也是分享)。如在簡書上發表的一篇關于寫作的心得《如何正確開始寫作路上的從0到1》,被推薦上了簡書首頁,閱讀量過千、喜歡數過百,收獲別人的肯定是件很愉悅的事,除此之外,也更是一種激勵的源動力。
在學習中,不斷地顛覆自己的認知,不斷升級和不斷的自我調整。例如,羅輯思維羅振宇在2016年《時間的朋友》演講中提到的時間戰場這只黑天鵝概念印象深刻。確實,時間是當下的我們最大的資源,誰掌握時間,誰掌握資源。老羅說:因為一個人只有24小時,每天只有那么一點的時間。
2)好友間高質量的陪伴交流:
有共同喜好、共同的話題、共同的感觸,很慶幸有一幫三觀高度契合的好朋友在身邊。她們積極、勤奮、善于思考、勇于嘗試,和她們一起,分享資源、交流感觸,從不同視角看問題,互助提高。
相契默無言,遠役喜一晤。雖不在身邊,這種默契感讓心靈的距離很近,互聯網也讓我們連結的更加便利。
以上的5件事情是2016年發生最值得記錄的個人大事記,下面談下2017年年初計劃。
正如受老羅在《時間的朋友》中演講的啟發,作為個體,我們的時間都是稀缺資源,也是最重要的資源,那么時間怎么花很重要?也就是說你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有選擇并有優先級的安排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計劃尤為重要,這是你個人價值觀及目標的體現和聚焦。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辨,把時間花在你認為好的和有價值的事情上,避免注意力分散在各個角落,而“隨波逐流”。
用時間見證我們自己選擇在哪兒花的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努力,對于我的2017年,我重點這樣分配我的時間,計劃達成2017年的5件事:
1.健康最重要:繼續堅持跑步鍛煉,達成馬甲線——健康
每周跑步至少4次,每次至少5公里,達成年跑量1000公里的目標。
從沒有參加過馬拉松,挺想體驗下一群愛好跑步的人一起跑的感覺,體驗參加并完成一次半馬。
在飲食方面,合理膳食,像記錄時間一樣,繼續記錄個人每日飲食。
在健身行動方面,除有氧外,每日20分鐘的無氧KEEP訓練。將減脂增肌堅持進行到底,繼續降低體脂率,達成馬甲線目標。
2.微信公眾號持續輸出——持續寫作
非常認同微信公眾號的這句口號——“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個人公眾號定位在跑步鍛煉與育兒育己方向,堅持領域內個人原創的精品輸出分享。目標頻次在每周至少3次,目標年輸出30萬字。
3.學習育兒并持續——學習
計劃全年達成閱讀100本書,其中50本在育兒領域。
在育兒這個專業領域中,鞏固并回顧總結,同時不斷學習、思考、觀察、交流、總結及應用,通過輸出倒逼輸入并進行持續深入,將上面的每一點在專業領域內做到極致。通過對比標桿學習,進一步突出個人優勢與發現個人成長痛點,通過一些時間來向更高領域的發展,具備獨特的個人理解,并與實踐結合,影響家人一起達成科學育兒的目標。
4.每日達成自我目標,做晨起人——習慣
擁有更加主動權的生活方式。利用晨起時間,達成2017年的自我學習蛻變目標,利用時間完成與工作相關的認證目標學習。
魯迅先生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在成功的背后,都花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付出了更多的汗水。
自律下的“自虐”,是什么樣的體驗,體驗后又是怎樣的結果。大家不妨一起嘗試,一起拭目以待。
5.旅行一次——生活品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計劃一個地點,如果可以,計劃全家旅行一次。
有一句話說的好,你的時間花在哪兒,哪兒會發光。我也堅信時間能看得見。
2017,請讓我們,聞雞起舞,向著目標,開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