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凌一農教授原型:讓全世界數億人脫貧致富,不再挨餓!

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

他是電視劇《山海情》里凌一農教授的原型人物;寧夏的老鄉們自發改編山歌歌唱這位扶貧專家。就連遠在6000多公里外的巴布亞新幾內亞,也有成百上千的當地居民,常用盛大的儀式載歌載舞地歡迎他。

為什么從寧夏的小縣城到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村落,這么多普通的老百姓會對他如此感激?因為正是他,解決了全世界資源匱乏地農民種蘑菇的難題。

他就是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心系鄉土,所以敢為天下先。

是他,研究出了造福子孫后代的“生態草”。

“生態草”到底有多牛?它既可以防風固沙,又可以做菌菇培養料,還能為牲畜養殖提供高品質又低價的飼料。

然而要種蘑菇,就得砍樹。菌林矛盾一度成為是世界級的難題。

1983年,林教授在考察中親眼見證了很多貧困地區,不僅沒有因為種蘑菇致富,反而因為砍樹導致土地沙化,進一步加劇了貧窮。

他突發奇想,能否用草來取代樹木栽培菌類,然而,這在全球都沒有先例。在他月工資才46元的年代,他向農學院工程隊借了5萬塊錢來進行各種實驗。

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1986年,林教授在成千上萬種野草中選擇的芒萁,真的長出了香菇。

林教授發明的以草代木培養食藥用菌的方法就叫做“菌草技術”,也因此,他被譽為“世界菌草之父”。

為了搞科研,他的親弟弟倒在了菌草栽培的一線,弟弟是他們村里二十多代人的第一個研究生。

他也曾在常年奔波中發生過翻車事故。

林教授研發的菌草技術,在全國31個省推廣應用,給數百萬戶的農牧民提供了脫貧致富的方案。

如今,我國“菌草”已走出國門,為全世界100多個國家的脫貧致富提供了方案。

在非洲的很多地方,菌草被稱為“中國草”。

一位巴布亞新幾內亞原警察部部長甚至給女兒就取名叫“菌草”。

這株小小的菌草,凝聚的是不分國籍、不分地域的所有人對脫貧致富的美好愿望。

林教授30年前的愿望實現了,讓貧瘠的荒漠上“長”出了綠洲,固住了流沙,發展了菌草業,造福了全人類。

讓一株株青青的神草,跨過奔騰的長江黃河,越過高大巍峨的國門,讓數億人受益脫貧,不再挨餓。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