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文,感悟人生!
古典詩文系列——江西詩派
江西詩派,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稱的詩文派別。
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
一祖:杜甫
三宗:黃庭堅、陳與義陳師道
黃庭堅詩歌理論中最著名的主張是:“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的一種方法,目的是要在詩歌創作中“以故為新”。黃庭堅在創作實踐中比較有效地運用了這種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種方法忽略了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即社會生活,所以也產生了較大的流弊。后來有一些缺乏創新精神的詩人奉此為圭臬,片面追求“無一字無來處”,而又不能“求新”,于是拾人牙慧,典故連篇,形象枯竭,形成了江西詩派中的末流。這是江西詩派長期以來受人譏評的主要原因。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以謫仙自稱,世稱金華仙伯。 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其父黃庶是詩人。“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中國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早年以文章詩詞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著作有《豫章黃先生文集》《山谷琴趣外篇》(《山谷詞》)
品令·茶詞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
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寄黃幾復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滟滪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陳與義(1090年—1139年1月1日?[1]),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詩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渾沉郁;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豪放處尤近于蘇軾,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襄邑道中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
虞美人(亭下桃花盛開,作長短句詠之)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樹。
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胭脂睡起春才好。應恨人空老。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劉郎孤負、可憐枝。
定風波(重陽)
九日登臨有故常。隨晴隨雨一傳觴。
多病題詩無好句。孤負。黃花今日十分黃。
記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時佳節是重陽。江海滿前懷古意。誰會。闌干三撫獨凄涼。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1]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
絕句·書當快意讀易盡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
菩薩蠻·七夕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
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
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殘句:勢不可使盡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
事不可做盡,話不可說盡。
人生如此耳,文字已其閏。
萱草
喚作忘憂草,相看萬事休。
若教花有語,郤解使人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