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圣山:泰山

? ? ?偶閱微信圈,見一微友昨日夜游泰山,乃為一路隨李健歌友會由泉城而至泰山。對于泰山,我再熟悉不過了,無論是由岱廟,紅門登頂,或是由山后登頂,都能到達山頂,也必然能夠體會十八盤之險峻。但對于初次登山者而言,從山后登頂確是有些奢侈,必竟多為羊腸小道,又容易迷路。由其夜行,哪里會有一路燈光引導? ? ? ? ? ? ? ? ? ? ? ? ? ? 初識泰山源于五岳在民間的故事,那是孩子時父母親給我講的故事,其中包括石敢當。在山東,石敢當幾乎是一種近乎原始圖騰的信仰。再識泰山,那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雖然只是在山下生活了三年,但確影響我至今。孔子曰:十五治于學;而我十五來到泰山怕是我學之始吧。每日晨練,第一眼看到的必然是高聳云霄的泰山之雄威。每每日落,山頂的華燈又成了我們入眠的最后一賞。三年中,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就是在不斷望山,聞山,閱山中渡過的。由泰山到徂徠山,不僅讓我領略了山東兩大山脈的綿延起伏,更見識了由史以來齊魯大地孔孟儒學的根深厚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文,構成了泰山在中國歷史上無法捍動的地位,由其是在孔孟門生心中的影響力。那怕是中國傳統宗教的道教神仙呂洞賓也與泰山有了難解之緣,不惜在山下擇洞而居,而無緣于群仙樓。因此,泰山是中國諸山中唯一能夠被儒道兩家接受的圣山。日行泰山,一路上的碑刻是你無法回避的,他見證了中國封建史上任何一個雄才大略,而又完成統一盛世的君王登頂封禪的轉折時期,文林碑刻在千年之后仿佛是唯一的大典見證。而夜行泰山,在忽明忽暗的燈火下,一路聞百蟲之鳴,不失為一大雅興。若是有緣,得見日出東方,實為幸事。即時于景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