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為什么?三國中的謀略,看了有變成老狐貍的嫌疑,看成了后黑學,失去文學本真!水滸里面比較多的是義氣,各路英雄豪杰大多是以一幅俠肝義膽,但太多會讓年少的人心潮澎湃,不全面考慮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但水滸中很多所謂好漢只有義!
他們道義觀念是:不管干什么,只要是對自己同道同路兄弟有好處,就是好的,對熟人的義氣高于一切!殺人放火,人肉包子,都是所謂的道義!包括 90 年代去禁止《古惑仔》,也是這個道理!
四大名著中,三國和水滸都是從災難和瘟疫開始,災難開始!三國災難和瘟疫就有了黃巾起義!
水滸傳開篇開局從五胡亂華寫起,引首一首詩開局:從五胡亂華開始:
【五代殘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時朝屬梁,暮屬晉,正謂是:“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摘自《水滸傳》】
五胡亂華到大一統,就像三國演義開場說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五胡亂華對中華民族對老百姓傷害很大,都期望一個大一統王朝崛起!對于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他的出身也給了很多神話色彩:
【趙匡胤上界霹靂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寬洪,自古帝王都不及這朝天子。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那天子掃清寰宇,蕩靜中原,國號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頭,四百年開基帝主!摘自《水滸傳》】
那么水滸開篇從五胡亂華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建立大宋朝,到杯酒釋兵權,可以看到文治武功都是可以提供很多傳說色彩!
趙匡胤傳弟趙光義,然后在傳仁宗,仁宗趙恒也是神仙下凡: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之時,晝夜啼哭不止。“玉皇大帝差“文有文曲,武有武曲。”下來輔佐這朝天子。
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個賢臣,出來輔佐。
國泰平安,一片太平盛世,然而,誰想道樂極悲生:嘉祐三年上春間,天下瘟疫盛行,江南直至兩京,無一處人民不染此癥。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將來!!
【開封府主包待制親將惠民和濟局方,自出俸資合藥,救治萬民,那里醫治得住,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議,都向待漏院中聚會,伺候早朝,奏聞天子,專要祈禱,禳謝瘟疫。
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哄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摘自《水滸傳》】
古人遇到瘟疫怎么辦呢?
隔離,消毒,禁止人員流動,這些基礎方法古人也都得心應手,水滸給了那里醫治得住!
除此之外,皇帝還有一招必殺技,《漢天師世家》中載:北宋徽宗時,天下瘟疫流行。第30代天師張繼先“書符投大甕貯水以飲,疫者皆愈。”
怎么辦?這段歷史就是水滸開篇:于是有了水滸開篇第一章——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水滸從此開始!!
當然,《水滸傳》根本邏輯就是新的貴族誕生,開始剝削老百姓利益,最后民不聊生,在加上瘟疫,在加上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才有了天下大亂!!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從災難而開始,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提供了了解當時文化和人民生活的窗口,在看的時候,引發對人性、道德和社深刻思考。我們以開放和理性的態度去欣賞和理解這兩部作品,而不是開始提問盲目地遵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的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