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與筆端
先來說說人為什么懶?懶也有理論依據嗎?有!大多數懶人都脾虛(以后是不是可以理直氣壯地辯解自己并非主觀懶惰了?),而春天肝旺,肝木克脾土,造成脾虛的人更容易乏力困倦,所以在這個季節,找一些隨手可得、想起來就可以吃的健康“零食”,就很有必要。
老實承認,平日養生文章里我最愛看也最厭煩讀的就是跟吃有關的了,為什么愛看容易理解,為什么厭煩得解釋一下,還是因為一個字,煩,麻煩的煩。
且不說那些個燉煮類的,動不動就是文火幾個小時,想吃還不是馬上能吃上,好不容易燉一次可能得吃幾天,再好吃的湯水也架不住反復熱來熱去的,所以對我來說,燉煮類的養生食譜也就是看個熱鬧,看完擦擦口水,呵呵而已。
也許你會說,還有沖泡類的呢?但是沖泡類的大部分都需要下班倒渣子洗杯子,資深懶癌連走到水房這件事都能當做一次“征途”,喝白開水多好啊,就算上班得盪一下杯子,但下班至少可以抬腳走路呢(雖說渣子留到早上倒也行,但被同事看見次數多了也怪不好意思的)。就算是那種可以沖的薏仁粉之類的,說實話我也嘗試過,那個杯子洗起來,更呵呵。而且有時因出差或外出有事,也不可能總有條件捧著保溫杯沒事啜兩口啊!
那么不燉煮,不沖泡,懶癌們還怎么養生呢?那些個黃芪淮山什么的不煮不泡難道干嚼?
來分享一下我的春季“零食”簡便養生法,這兩樣東西包里隨身帶著,辦公室抽屜里備著,想起來隨時都可以吃一點來健脾平肝。
養生,非一時之功,貴在點滴堅持:
1,健脾八珍糕。
2,大棗。
1,健脾八珍糕
我是去年開始接觸這個的,實在太方便了,就跟一塊塊小餅干似的,比普通餅干硬,比壓縮餅干軟,主要成份為黨參(炒)、白術(炒)、茯苓、山藥(炒)、薏苡仁(炒)、蓮子、芡實(炒)、白扁豆(炒)、陳皮,很適合脾虛人長期食用。
健脾八珍糕一般藥店里都有,我試過幾個牌子,吃起來都差不多,就不上圖推薦了,免得有廣告之嫌。雖然說明書一般都說“口服,每日早晚飯前熱水化開燉服,亦可干服。一次3~4塊,嬰兒一次1~2塊。或遵醫囑。”,但我覺得做不到也沒關系,一般我都當上午下午點心吃,或者想起來了就吃一包,有時吃多了一點,有時忘吃了,問題也不大。
口味也很不錯,微甜,有條件時沖泡開吃更香,家里有胃不好的老人可以當做加餐,或者孩子放學回家吃一碗當做點心也很贊。
2,大棗
大棗是常見之物,《本草綱目》對大棗是這么評價的: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于治療“脾虛弱、食少便溏、氣血虧虛”等疾病。百度百科里也說常食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勞傷咳嗽、貧血消瘦,養肝防癌功能尤為突出,有“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之說。所以,脾虛之人更適合經常食用大棗。
買一些小包裝的大棗隨身放著,愿意泡水就泡,懶的泡或者沒條件泡時,就這么干吃,說實話,我覺得干吃更有味道呢。
本來想湊個3樣,但轉念一想,本來寫文章也不是為了嘩眾取寵,不如老老實實有一說一,何況有些我平時愛吃的別的“零食”也未必就適合脾虛或適合春季吃,還是謹慎一點的好。
好東西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適合脾虛之人春季的健康“零食”。
后記:自從寫了《健身大坑先別急著入,這3招讓你隨時“FIT”起來》、《“懶癌”也有春天——春季經絡養生123》這兩篇之后,在簡書得到不錯的閱讀量、點贊數,在頭條號更是收獲了2萬+的推送和2000+的閱讀量,此外更有許多收藏和轉發,看來廣大“懶癌患者”們都像我一樣“身殘志堅”,懶歸懶,但無法抑制內心的上進,進而有些讀者甚至開始提問如何改善駝背等問題,儼然視我為磚家,令我感動又惶恐,但也堅定了我要把“懶癌”系列寫下去的決心,努力總結分享一些簡單實用的健身、養生方法,并且每次方法以3為上限,如果將來此類文章寫的數量夠多質量夠好,說不定還可以整理成冊,嗯,題目叫什么好呢?《“懶癌”塑形養生123》?算了,將來的事將來再說,懶得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