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朋友圈曬出木芙蓉的圖片。朋友問我,最近是不是很悠閑。我笑著回復說:閑不是看花的前提,忙也不是不看花的理由。
我有種執(zhí)念,只要我喜歡的花開了,我就一定要出去看一遍。有時候感覺,越是忙碌,我看花就越頻繁,似乎這是一種平衡一樣。
木芙蓉是我很想念的花。無他,只因它曾是小學校園里的花樹。那時,我們叫它梧桐樹。因為小學二年級讀過梧桐樹的葉子像手掌。木芙蓉的葉子就像手掌。
我現(xiàn)在仍清晰的記得校園里有四五株木芙蓉,只有一株是復瓣的。以至于在那時候我們對它都很寶貝,總是看著它起花苞,等待它綻放,然后期待它掉落——因為可以當毽子踢,想在想想,真是孩子,美不美不重要,只要可以玩。
等到花落了,就會有果子。它的果子掰開有細毛,攤在手上使勁搓后,就可以吹走,一把拋到嘴巴里細嚼,微甜,還有一股植物的清氣。
老師們總是不允許我們?nèi)フ模聸]輕沒重弄壞了花木,小孩子心性,就像當年看到花,居然是想到踢毽子,現(xiàn)在覺得挺不懂憐香惜玉啊。但是也正是因為老師不同意,常常就有一種樂趣,瞅著沒人留意,就掰一只下來,幾個人圍著一起,一起搓一起吃,一起歡笑一起樂,余光還得留意老師。
有時候也是友情的表現(xiàn),你不在,好朋友給你留著,課間放學,一起分享,討論哪棵樹的香,那時候真以為友情就是一個梧桐樹果子后就可以天長地久。
那時候,我們叫它的果子芝麻。沒文化真可怕啊——木芙蓉變成梧桐樹后,長出了芝麻。可是沒人去辯證期間邏輯,只是滿心歡喜的過著那段有它陪伴的幼時辰光。
不過呢,木芙蓉除了帶給我們很多記憶時光的漣漪外,在當時,它還是我們狀物作文做好的實物。
我小時候?qū)懙淖魑模灰菭钗锏模径际切@的花草,記得當時寫木芙蓉,經(jīng)常這樣寫的“它如傘蓋般的樹蔭下,經(jīng)常是我們游戲的地方,而她就像一位母親一樣親切的看著我們嬉戲,游玩,學習,成長。”還有,“它的花朵一會紅一會白,紅白相間非常漂亮,我們看著覺得真好看啊。”這樣的作文每每能得到的老師的贊賞,寫作文的人當然也就很受用,更是感覺和樹木之間有了遞增的感情。
?
現(xiàn)在想想,當年小學校園花木真多。木芙蓉不算,兩個花池里各有一棵大花梔子,一到夏初校園里就香噴噴的。花樹下有很多指甲花,每年自動花開結(jié)果落籽,來年那些籽又重復如此動作。我見過花色最繁復的指甲花就是我們校園了,我后來在植物園也沒見過那么多。
有一棵高過旗桿的白玉蘭,初夏黃昏,風輕輕一吹,白玉蘭香氣就若隱若現(xiàn),很多年后的現(xiàn)在的我,只要聞到這若隱若現(xiàn)的香氣,我就會自動放慢腳步,心跳平緩,儼然回到了童稚時光,只是添了一些淡淡的回憶后,就有了輕淺不一的惆悵。
還有茉莉、大麗花--我一直以為是芍藥,近年才漸漸分清。有一顆不大不小的橡樹,就立在校長門口的水井旁。還記得以前渴了,是跑到學校的廚房去舀一勺井水喝,要有調(diào)皮的男生,直接就在水井上搖水,洗臉,弄得滿頭都是水,一晃水珠濺飛。
必不可少菊花,一到秋天花開滿盆,我還清晰記得有白色,黃色,紫紅色,我總是在想,我最喜歡哪種顏色呢,可是總是分辨不出來,因為感覺各有千秋,無法選擇。于是菊花香也成了熟悉的味道,每每聞到,還是感覺很熟悉親切。
于是,木芙蓉每年都儼然成了我對小學時光記憶的鏈接點。每每看到,因為比小時候知道了很多關于花木的知識,看木芙蓉花時有了更多的感受。但是第一感受,還是想起那些個小學時光,讀書的無憂,和童伴無暇的友情,以及那些花草樹木,似乎都有了陪伴過的深情。
今早在的士上聽到廣播,也在說木芙蓉,有一段話是這樣的:木芙蓉開花時有兩個顏色,潔白與粉紅,看起來就如大雪后的紅霞。
想想就覺得好美。
【無戒365挑戰(zhàn)營第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