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曹妃甸的第一個周末,不想浪費掉,想去周圍看看。一覺睡到自然醒,精神飽滿了才能有精力看世界。收拾好,吃完飯十二點,找到一輛好騎的小黃(裝備必須給力),目的地青龍灣大橋,走起。一路騎車向大海。
從大學城商業中心往南,這是一條高德地圖上都不知道的名字的路,無名路。
路左邊的小區房子還算有特色。
走過這片小區,就到了荒蕪之地。從小在華北平原腹地長大的孩子,從沒見過這么一大片荒地。這片地除了蓋房子其實也不能發展其他的農業啥的,好像是鹽堿地,也算是因地制宜吧。
這片土地是不是應該感謝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潮呢,希望這個浪潮不是暫時的,等到若干年再有機會過來,會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沿無名路一直走到新港大道,再沿新港大道西行。一路上,只有偶爾飛馳而過的汽車,沒有自行車和電動車。從我身邊行駛的汽車,我能明顯感覺到里面的人在看我,是不是覺得我很奇怪,一個弱女子,在大風中奮力前進(西行的路是逆風)。騎了好久,可以看見路邊被大風吹倒的小黃車,可能是騎的累了就放棄了。
感覺沿新港大道騎了好久,終于騎到濱海大道上,這是到達青龍灣大橋前最后的一段路了。拐到濱海大道上就是順風了,明顯輕松了好多(返程時可是累死我了,距離大海越近海風越大)。在海風的助力下,終于看見有海的影子了。
繼續前進。路上看見綠化工人在給路邊的樹澆水,可以看出這些花花樹樹年齡還很小。希望你們在海風的吹拂下,綠化工人的辛勤勞動下茁壯成長,長成一道風景。
終于快到目的地了。加油,繼續前進。
到了青龍灣大橋了。看到了“涇渭分明”的景象。
原來是因為他!
也難怪。這里本來的定位也不是旅游業,而是工業。避免不了吧。
大橋上的風真大,我把小黃放在路邊,想去拍個照,擔心風把一路辛苦的小黃吹到海里去,還害怕它被吹到橋中央引起交通不便,我想的也真多。越往橋中央騎海風越大,后來干脆放棄到橋中央了。橋的那邊好像是工業區,填海造出來的,真心不容易。
這邊的海沒有沙灘,站在橋上,算是距離海水最近的地方。
9公里路程,用時一小時。
從橋上下來,繼續沿濱海大道向南騎行。終于看見騎車來看海的不是我一個人了。好像是幾個大學生。還是上學時候好,別管你想干啥,總會有人陪你一起瘋一起耍,三五成群,多好。我的朋友們!懷念大學生活!
好像是走在大海里的路。好像可以一直騎到秦皇島。
路的另一邊海水是這樣的。
開始返程了。返程時,小德規劃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很好。所以我就近距離接觸了每天只可以遠遠看的這片建筑。原來這邊也都是學校,幾個中專學校,有職教,汽車學院,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好像都還在建。名符其實的大學城啊。
返程時,好大的逆風,累的不想停下來拍照了。從片學校旁邊一路到了華北理工大學的門口。結束今天的騎行。歷時三個小時,二十多公里。
完美的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