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爸爸媽媽們,大家好!上周我參加了第2期X密碼課程的學習,下面對我的所學所感給大家簡單的做一個匯報。上次課,雨齊老師根據每個孩子的試卷分析情況,對考試中呈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對會做做錯、不會做做錯的各種應對措施進行了再一次的梳理總結,并告訴大家各種偷分賊出沒的信號。課程中,雨齊老師還引導孩子們復習了前次課學習的語文學習方法等內容。整個課程非常飽滿,既講解了試卷分析的基本方法,又梳理了X密碼的相關流程,還針對每個孩子做了學法指導分析,讓他們自己說出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法與路徑,可以說孩子們都是收獲滿滿。
這次課,我收獲最大的地方是進一步認識到了做思維導圖與搭建知識框架的重要性。在課程中,雨齊老師引導孩子們回答:平常老師給我們講題的時候,平常我們去看答案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在哪?很多同學發現自己有這種情況:這個題我看著看著會,做著做著就發現不會?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題我不會做,等到老師一講,發現原來我會呀。那么,上課聽講要聽什么呢?不僅僅是聽老師講解題思路技巧,同時一定要用X密碼,注意預習的時候進行知識框架搭建,關注考點和題型以及解題思路和技巧??键c通過文章內容提煉,題型通過例題的題目體現,考試題目就是一個考點的一個變化形式。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是不做預習,上課的時候只聽解題思路技巧,知識框架搭建上大打折扣,然后到考試的時候,題目出來以后,一看都會,做的時候不會,然后老師一講我就會,原因就在于我們沒有搭建知識框架。
既然搭建知識框架的如此重要,那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們去實現呢?在此我也做了一個簡單的探索,供大家討論。在被動學習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實現讓孩子們做到再騰出時間去做預習,那么這個新習慣的切入與養成就非常重要。前期,孩子們都已經對思維導圖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大多數孩子仍然會覺得有些困難難或不愿意去用他。那我們在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中,可以讓孩子們在沒有預習的情況下先試上一節短課,讓后通過相關測試了解他們的考點掌握情況。接下來再讓他們在做了預習與思維導圖的前提下再講一節課,再通過測試了解他們的考點掌握情況。最后,讓孩子們總結分析這兩種聽課效果的異同,逐步體會搭建知識框架的重要性。當孩子們在實踐中自己認識到這個問題后,將會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使用相關方法,然后在后期的課程與實踐中逐步形成習慣。這只是我的一點拙見,做為拋磚引玉,邀請爸爸媽媽們一起為孩子們的成長貢獻一份力量與智慧!
二期家長的聽課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