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世界GDP排名第一的盧森堡
? ? 歐盟成員國之間取消了邊防檢查站,沒有了荷槍實彈的邊防士兵。國與國之間邊境分界線,只是一塊牌子。看著路邊的紅土地,看著路邊的標牌,告訴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國家,它叫做盧森堡。
? 暢游盧森堡攻略:
簽證要求:歐盟的申根簽證區域
如何進入:
飛機:從中國來,可在歐洲各大機場轉往盧森堡國際機場 飛機班次很多票價也很便宜,單程一般在20--50歐元之間(需要提前預定)
火車:在倫敦乘坐歐洲之星 大約4個小時? 巴黎2個小時 布魯塞爾 3個小時? 詳細票價和火車運行時間 可查詢 歐洲之星網站 或者查閱歐洲鐵路網站。友情推薦一個好用的App GoEuro。
汽車自駕:法國梅茲 Metz (A3),比利時布魯塞爾 Brussels (A6) 德國方向進入有翠爾 Trier (A1) 。
BUS: 在德國的翠爾Trier 和彼城堡 Bitburg? 乘坐,進入盧森堡。票價相對火車來講便宜很多。但需要倒車,和費些時間。
住:有錢住城堡酒店 旺季需提前預訂; 沒錢野外扎帳篷,盧森堡的叢林中是野外露營的最佳地之一。或者民宿,推薦一個App Airbnb。
Luxembourg 盧森堡,直譯過來:豪華的城堡。
? ? ? 歐洲要塞的國家,這個國家歷史上反復被別的國家侵略,“好鄰居”德國,曾經數次侵占盧森堡,把盧森堡并入德國版圖。同比利時布魯塞爾一樣,這是一個歐洲 “十字路口國家”。這里的居民會多種語言,但是,盧森堡傳統上的主體民族只有一個———盧森堡族,這是個奇怪的民族,他們血緣上和法國相近,歷史上卻長期是德語系的“神圣羅馬帝國”一部分,而盧森堡的宮廷與上層社會又普遍有用法語交流的傳統習慣,這就造成德法兩種語言都成為書面語言的現象,長期未曾書面化的盧森堡語,則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的口語。
? ? ? 盧森堡的外國僑民特別多,占全國人口的三成以上,最大的移民團體是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他們之間又說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很多人說,十字路口的國家誕生語言天才,其實,這是無奈。那個孩子愿意在這樣一個國家上課接受教育啊。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這就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光是學語言就要浪費整個學習期間,哪里還有心思學習有關科學課程。
? 自從盧森堡的城堡建成之后,城堡附近逐漸發展,成為城鎮。然后,反復被鄰居侵略的地區,宣布獨立,宣布中立,沒人聽。誰讓你是奪取歐洲的要塞啊,人家依舊侵略你。
? ? 二戰時期,這里曾經作為歐洲盟軍的司令部所在地。協助指揮歐洲戰場的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利,就曾經在盧森堡的一座老房子里辦公。當走到這座房子的時候,看到建筑物上的標牌,才知道這個典故。
盧森堡大公 所居住的皇宮
皇宮周圍有很多旅游的人群
走街串巷
? ? ? 這里的人們熱情友好,愿意和不認識的路人打招呼。據說,盧森堡的人更熱情,隨便不認識的人,也可以請到家里做客。喜歡沒事兒的時候,在不打招呼的情況下,走到鄰居家串門。這有點兒和我小時候,居住在中國大山里的情景差不多。我們山里的人淳厚老實,樂于待客。
? 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教堂也無法和意大利的教堂媲美。但這里是盧森堡的教堂,它有自己的獨特韻味。
? ? 路上走著,不停的和幾個盧森堡人打完招呼。在我給教堂拍照的時候,一個人走過來主動問,需不需要幫忙?她愿意給我們拍照。一個漂亮的美女,幫我們拍下了這張照片。
? ? 請注意一下下面的建筑物,現在是各個國家在盧森堡的金融機構。二戰期間,盟軍司令部所在地
美國五星上將布萊德利曾經在這里指揮盟軍部隊,盟軍部隊在這里集結,向納粹德國發起反擊。
盧森堡的銀行體系,效仿瑞士。致使,,,這里是世界金融中心。
這座建筑物,現在為盧森堡銀行。
墻上的牌子告訴我,這里曾經是布萊德利的盟軍指揮中心。
? ? 盧森堡境內的地下鐵礦資源非常豐富,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古特蘭平原的“紅土區”,土質含鐵量高,土呈褐紅色,被稱之為“紅土國”。已探明鐵礦儲量2.7億噸。在盧森堡這一地區開車,因為受地下磁鐵礦的影響,有時方向盤也無法控制。自駕行到這里朋友,開車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了。說不定你駕駛的時候,下邊是一個巨大的磁鐵礦,汽車會受到干擾而失去控制哦。
二,悲催的幸福國度
? ? 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翻譯的盧森堡,這三個字對于隱藏在崇山峻嶺森林里的城堡滿布的國家來說,真的再貼切不過。
? ? 盧森堡人均GDP全球排名第一,國民富有政治穩定。
? ? 富有的國家人民必然是幸福的快樂的 ?其實,不然。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一座用石料切成的世界第一高跨度的石拱橋是盧森堡人自殺首選之地。看著大橋,不知道為什么我把它和我看過的電影《卡桑德拉大橋》聯系了起來。那是一個更加悲催的故事。
? ? ? 盧森堡國境內密布的森林中遍布城堡,這個國家的人幾乎就是生活在叢林之中。它當然無愧于歐洲的“森林之國”的美譽。走進盧森堡最有名的風景,盧森堡的發源地——盧森堡大峽谷。站在盧森堡憲法廣場邊上,望著幽深的谷底。
? ? ? 沿著臺階而下。崖壁凸起的地方,破舊的古堡在述說,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峽谷上方橫著一座盧森堡大公阿道夫時期建造的大橋---阿道夫古橋。坐在谷底的椅子上,看著峽谷里溪水娟娟流淌,橋上繁忙的車輛過往,沿著峽谷的高地錯落的古堡、教堂。想著,談著,看著,似乎找到了為什么大橋是很多盧森堡人自殺的首選地的原因。盧森堡人想融化在這青山綠水間,成為這里的永恒。
? ? ? 盧森堡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位于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由于其地形富于變化,在歷史上又處于德法要道,地勢險要,說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是歐洲的十字路口,這里則是保存實力獲取歐洲的最后堡壘,所以,自古以來一直是西歐各個國家必爭之地,歐洲重要的軍事要塞。盧森堡古代時期本屬于比利時高盧地區部落,后來被羅馬軍隊征服。羅馬帝國落敗之后,盧森堡反復被它強大的鄰居轉手。西班牙人法國人荷蘭人均占領和統治盧森堡很長一段時期。致使現在盧森堡的語言豐富,平時在這里官方用語為盧森堡語、法語、德語,民間則各種歐洲語言通用,包括這里幾乎人人可以講英語。與其說,這里的人是語言天才,不如說是被強大的統治者所被迫改變。
? ? 如今的盧森堡人的生活環境讓人羨慕,而在二戰之前的很多時間里,他們的過去是那么的悲催。
? ? 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1867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為獨立的中立國。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王的統治,盧森堡大公國獨立。盧森堡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國之后,大批地拆除掉了在境內的城堡和要塞。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復被德國軍隊占領 ,將盧森堡兼并為德國行政區管轄地。盧森堡大公與政府流亡英國。作為一個中立國家。希特勒依然入侵了盧森堡,讓盧森堡人很受傷。
盧森堡人說:
我中立,我中立。
希特勒說:你是要塞。歐洲要塞!我的要塞!
? ? 二戰之后,盧森堡清醒過來。1945年盧森堡進入聯合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徹底放棄中立國地位。
站在橋上,看著橋下。問老婆,假如自殺者,從橋上跳下之后,死不了,掛在樹上怎么辦?
老婆說,這就不用你擔心啦。他們會從樹上下來,再跳!
我笑了,這會很有喜劇效果。
我這人有點兒病態的心里,看出殯的不怕病大,我的快樂建筑在盧森堡人的痛苦之上。
哈哈,,,,
哈哈,,,
別怪我,恥笑盧森堡那些自殺者。這么富有的國家,這么良好的自然環境。你讓我這個吃不飽肚子的中國人,怎么想?
峽谷中的人家
? 世界上GDP第一的國家,人人富有幸福的國度,卻有人郁悶憂傷想不開跳橋自殺。咳!悲催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