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周末把《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看完了,感覺這個題目跟書中的內容不是很貼切,因為只是前面部分大概寫了一些關于如何讀繪本的篇章,中后部分基本都是在講作者跟繪本之間的一些故事,所以,我覺得書名為《關于繪本的二三事》更有趣一點。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完了整本書,中間長長的關于作者與繪本的一些故事,有不同時期的繪本,不同的插畫家,還有作者創辦繪本的一些故事以及不同國家的繪本文化,但現在讓我來說個一二三,我也說不出具體的內容了,就好像剛剛喝了一杯飲料,問我飲料里面有什么成分,我也只是知道有水,其余成分我也說不來一樣。但是書中的后記印象就非常深刻,雖然很短了兩頁紙,但其中的一個理念觸動了我,即:如果曾有人用親切的聲音給他講過故事的話,也許能讓他重新尋回迷失的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這也是我的題目中所要表明的態度:繪本是童年不可缺少的東西,尤其是親子之間的共讀。
繪本不僅能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圖畫中的美,還能聽到最親近的撫養者愛的聲音,等ta長大后,也能保持這種感覺,甚至把這樣的愛傳遞給下一代。我們現在的教育不是更多要回歸家庭教育嗎?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親子共讀繪本,讓孩子逐漸掌握充滿希望地去生活的力量。
故事人:朱燕
時間:2017年9月24日星期日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