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廣州,還是對它抱有極大的期待。我想除了它是中國最發達城市之一的因素,還有它作為祖國南方對外貿易的門戶城市——“千年商都”,所以在這里發生的定會有五彩紛呈的文化交融,會有兩千多年歷史積淀的厚重,會有北上廣光環下的繁華與興盛。
當我第一次切切實實面對這片南方的天空,迎面給人的第一感覺:廣州的天空通透,陽光來的更加直接。
廣州的天氣也正如他們所說,雨水來的猝不及防,又去的悄無聲息,即便是陽光明媚,也指不定一會兒就飄起雨花。來廣州幾天,我還沒見過幾次大雨,零落飄灑,點點滴滴,無傷大雅。撐傘?不撐傘?也無傷大雅!
又或是我初次來廣州,沒見識到南方雨水的威力。但這片天空堆疊的白云確是告訴我,南方多晴朗,即便陰雨天氣,天空依然通透、湛藍、清新。我跟同事說廣州的綠化做的真好,他笑笑指著旁邊的一棵大樹,如果在我們家鄉,皖江地帶,這樣的大樹一定扎根很深,但廣州不一樣,他們不需要深深扎根地下,便能汲取到養分,所以根系多數浮淺。
但這般寬闊的路面,茂密的城中綠化帶依然讓我動容。它們算不上怎么高大挺拔,但蒼翠,郁郁蔥蔥,給天橋、給路面提供一把巨大的天然遮陽傘,在高樓林立之中尋得天然的屏障,而且是綿延不絕的生長,伴隨著街道,伴隨著人流,延伸向城市深處。
午間前往公司途中,烈陽當空,它的光它的熱兇猛而直接的傳達到自己身上,貼著身上那件紅色襯衫。若不是有太多綠蔭的緣故,我是不太愿意去相信數字所傳達的溫度指示的。
即便綠樹叢生,但這并沒有隨傍晚一起到來的蟲子,它們不會依附著樹下微光,爬行于樹縫之間的蛛網。我開始相信城市與森林和諧相處這樣的場景是存在的,而不是憑空暢想出來。街道總會有大樹庇護,即便是天橋也會有綠植攀爬而上,除了中間空缺的那段受烈陽高照,但僅此一段,已讓人步伐失了方寸。
帶著對廣州的某種期待,于是在某個傍晚,我們來到珠江之畔。當我們從巨大的建筑底下蜂擁出來,抬頭四處張望,尋覓江畔那座令人神往的“小蠻腰”、廣州塔。舉目環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驀然卻發現我們早已置身其下。這座鋼鐵架構的鐵塔,周身被渡上銀白,我起初并不覺得多有魅力,但我足有耐心的等待并渴望著華燈初上。
天邊是云彩和渡上金黃的樓宇,夕陽與江的盡頭相遇,泛起一片波光,由遠及近,它們變成橘紅,慢慢隱去,到最后又被來往的游船碾碎在晚風吹過的水波里。看客總不至于孤獨,欄桿早被圍滿,他們慕名而來,駐足留念、觀賞。他們沿著長廊久久向前,回頭看,夜漸深,燈光愈發秀麗,光彩照人。流光沿著建筑輪廓飛舞,它們和小蠻腰遙相呼應,雖有一江之隔,但璀璨的光輝依然在江面延續,直達對岸,游船光華燦爛,盈盈動人!
我還是喜歡這般光彩的夜景的,如上海外灘,如重慶洪崖洞,它們不僅僅依托燈光的絢爛,還有建筑設計的獨樹一幟,通常我們把這些叫做地標建筑。它們沿江排布,讓觀賞的人時常受江風眷顧,不至悶熱,平心靜氣,遠眺那一棟棟修長而高聳的發光體,當它們悉數亮起,這一片天空仿佛都變得光明了,由遠及近、由上而下,這種光彩讓天上的云都失了光彩。置身此地,夜空總都會是陪襯,你愿意從左邊向右逐一掃視過去,它們有如夜空繁星,有如電閃灌體,有的渾身都散發著光芒,有的又像皎潔的明月,懸于星空。又或者轉身仰視身后的“小蠻腰”,現在的她周身都是光彩,夜空凸顯了她的小蠻腰,窈窕動人,她靜靜站立江畔,看細浪逐波,看江岸明珠,她不斷變換著色彩,欲展示自己身姿曼妙,又羞于自身無遮無掩。
從獵德大橋上穿過,來到這片建筑群里。任它再高大、再璀璨我也領略不到那種境界,置身其中便只顧眼前的路,走著走著,迎面而來的是熒光夜跑團。多么有趣啊,已經一周沒再跑步的我,突然間遇上向往已久的熒光夜跑,在綠道,在夜間微光的共同陪伴下,拉起長長的隊伍,這樣的氛圍感染了我。但我明白的,這并不適合我,我只是喜歡一個人跑,一直跑,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