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寒假了,反而心里空蕩蕩的。緊張的教學工作停下來,沒有了方向感。馬上給自己進行了規劃,利用這個時間好好看看書,充充電,用新的知識武裝頭腦,用先進的理論知識為下一步教學進行教研教改做準備。
針對本班學生,雖然放假了,也不能放任自流,根據我班學生的特點,結合下學期數學知識。首先布置了符合本班學生的寒假作業,同時又布置了數學作業盒子,選擇題型新穎,數量適當的習題,先從上學期的復習題開始,年后新課的預習指導嘗試做自主練習,每天發送,同時要求學生錯題必須改正。
讓每一個學生準備一本新的數學演草本,用于每天的計算題訓練,把完成作業情況作為評先優秀寒假學生的標準之一,同時提醒家長做好督促、監督、檢查,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家長、同學交流、溝通,效果不錯。一份付出,一分收獲。面對學生,始終要有一顆愛生如子之心,把日常工作貫穿其中,雖然放假,不能停止。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小進則退。我每天的陽明心學學習,致良知的踐行,是每時每刻,點點滴滴的做到。篤定立圣賢之志,然后分解到 工作、生活、家庭方方面面,一舉一動中體現,一言一語中流露。女兒高考還有一百多天,現在在家上釘釘直播課,我和對象做好后勤服務,讓女兒吃好、休息好,同時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不要有思想壓力,只要付出了、努力了,無怨無悔,高考只是人生一個起步,不要把它當做終點,坦然面對。人生是馬拉松,是不斷努力的結果,首先要有終生學習意識。其次在二寶兒子的教育問題上,有時也和妻子意見不同。一是自己讀書再學習,網上找資料,同時向家庭教育優秀的人士請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育兒知識和認知水平。結合孩子具體表現,多觀察、多思考,針對出現的現象查找理論依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
今天讀了《做有溫度的教育》里面的只要拿起書就是成功一節,閱讀分為需求性閱讀、需要性閱讀、習慣性閱讀、隨意性閱讀。需求性閱讀是閱讀之初的動力,也可以說是無奈的應急之策。需要性閱讀是閱讀的第二個階段,習慣性閱讀讓人走進閱讀世界,也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習慣性閱讀才能真正成為學習,不進符合學習的自愿、資助、堅持、規劃、體驗五要素,而且閱讀面從單一的工作需要向自我成長、自我探索、興趣愛好相結合的多元化選擇轉變。隨意性閱讀應該是閱讀的最高級別,好似管理中的無為而治。隨意閱讀應建立在具有一定閱讀量、一定閱讀能力,形成一定閱讀習慣的基礎上。
讀書知不足,讀的書多了,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也能真正地剖析自己,改過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圣賢也是有過的,何況我們呢?本身知錯,改過,就是一種精神,就是一種革命。任何新生事物的產生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新的生命的產生可能是一命換一命,也可能是雙雙沒命。改革,是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推陳出新,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時刻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自我革命,是推動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