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人性的外衣,我們都是瘋子



· 天使,還是惡魔,往往一念之間 ·



你將如何抉擇?


最近,小犟我看了一部驚悚片電影—《孤兒怨》,影片中有這樣一段情節:調皮的弟弟拿氣槍射中了一只小鳥



但看到小鳥倒在地上痛苦的樣子后,弟弟變得非常的慌亂和后悔,他往后退了幾步,甚至都要哭出了聲,連連說他不是有意的,他沒想過會變成這樣;



而另一邊,被領養的姐姐淡定的看著那只奄奄一息的小鳥,用居高臨下的神情蔑視著這個小生命,然后撿起了一塊磚塊,對弟弟說:“你來結束掉它的痛苦吧。”



弟弟一臉茫然和不敢置信的看著姐姐,沒有接下,卻看到姐姐轉身用磚塊奮力的將小鳥砸至血肉模糊。



男孩驚恐、痛苦地大吼、然后哭著跑開,而女孩神情自若的扔掉兇器,看著尸體露出了一絲冷笑……


看到這里,小犟我毛骨悚然!這個女孩的殘忍手段和對生命的漠然讓我背脊發涼……


隨后劇情的發展更是驚險刺激,小女孩殘忍的報復欺負自己的同學,恐嚇自己的弟弟,甚至還企圖離間養父母的關系,勾引自己的養父!



最后,當謎底被揭開,原來所謂的天真小蘿莉其實是一位30多歲的壞女人,因為患了激素紊亂癥,所以可以化妝成小女孩,利用自己天使的外表來迷惑寄養家庭,但其內心卻比成人更加陰暗暴戾。




為什么會有陰暗心理


幾乎每個人的年少時期,都曾有過惡作劇的行為。比如躲在暗處,嚇別人一跳,比如下雨天把石子扔向小水坑,看著騎車被濺了一身泥漬的人哈哈大笑……


這些都是常見的惡作劇,也是因為童年時不懂事而形成的。在這個時期,惡作劇的孩子會因為看到他人受苦、惱怒,而感到興奮和歡快,他們沒有什么明確的壞心思,只是不知不覺那么做了。


然而,有一些人,在成年后也會有這種心理,他們樂于看到別人的痛苦,并會感到愉悅,甚是那些災難的制造者。


施虐者的存在,一定意義上取決于一種受虐者的心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施虐者在施虐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暫時的快感,在那些支配行為的操縱下,感官刺激和受虐者的表現成為施虐者快感的原動力。


比如網絡上那些虐待動物的殘暴人士,高架拋棄寵物,開水燙貓,肢解貓咪等等所作所為令人發指。


當施虐動物無法再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快感后,他們就會將目標鎖定為人類。屠殺人類比施虐動物更能給他們帶來感官刺激和心理上的快感后,這種行為逐漸的使他們迷戀,殺人成癮這種異常行為,也是達到了心理的極化形式。


號稱“史上殺人王”的亨利·李·盧卡斯,自幼被母親毆打,其中一次更是造成其眼睛失明,童年的虐待使得他心理異常,道德感缺失,后來他不僅刺死了自己的母親,還多次獵殺無辜路人。



他在法庭上還聲稱:“我喜歡殺人就好像其他人喜歡散步罷了,只是嗜好不同。如果我需要獵物,我只需到街上去隨便找一個”,可見其行為的瘋狂。


再善良的人也會有壞心思


我相信你不是變態,就像心理學家津巴多在1971年斯坦福大學監獄實驗前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是變態一樣。


研究小組在當地報紙上征集志愿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


有24名志愿者加入了這項研究,他們都沒有犯罪記錄以及被視為心理健康,同時他們當中的所有人都是大學生,就讀院校不乏常青藤名校。


他們當中的一半人要飾演監獄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飾演囚犯。出人意料的是,志愿者們都說他們更愿意飾演囚犯,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不認為自己畢業后會去做獄警,坐牢的體驗會對他們的人生有著更大的警醒價值。



同時志愿者們還被警告,在實驗期間,他們會喪失一些基本的公民權利,會真正被當成罪犯對待。


兩天后, 他們被運送到模擬的監獄中,按照預定的程序接受脫衣搜身,水龍頭沖洗,一切的一切讓他們開始感覺這不太像是在做一個實驗。


“囚犯們”穿著不合身的囚衣,腳著鐵鏈,被守衛稱呼時只用“9527”這種代碼替代,這些都在時刻提醒著他們未來的新身份——囚犯。


同時對另一批實驗者,津巴多和他的研究團隊為他們提供了包括警棍、警服等裝備,并賦予了他們在這個監獄內的無上權力,可以任意處決任何囚犯。


實驗的第1天,首先開始恐慌的是“囚犯們”,他們開始覺得這不像是一個實驗,于是監獄里開始發生暴動,“獄警們”起初尚未進入狀態,不知所措。



于是實驗人員告訴他們說要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鎮壓“囚犯們”的暴動,“獄警們”開始漸漸入戲,用俯臥撐、空手洗馬桶、不給飯吃這種方式對“囚犯們”進行懲罰。


實驗的第2,3天,實驗者散發出一個謠言,說如果有“囚犯”們作出提前出獄的申請,整個實驗的所有人員將無法獲得報酬。


于是“獄警們”開始恐慌,其中一個“囚犯”信以為真,向實驗者提出了提前結束實驗的請求,被嚴詞拒絕。


“獄警們”惱羞成怒,將怒火全部發泄在了“囚犯”身上。毆打、辱罵、用滅火器噴刷,許多人出現了輕微的情緒認知障礙。


實驗的第5,6天,幾乎所有的人員全部都進入了角色,獄警們開始肆無忌憚的對囚犯進行各式各樣的虐待,他們要求囚犯們赤身裸體的搭成一座金字塔,并藉此進行對囚犯們矮化人格的侮辱式虐待,來滿足自己的“無上權威”。



實驗本來計劃進行兩周,可就在第六天后,卻不得已提前結束了。因為已經有1/3的獄警們表現出強烈的“虐待傾向”,近乎所有的囚犯們都或多或少的有著一些心理創傷,諸如孤僻、厭食、晚上睡覺發抖等極端反應。


好笑的是,當獄警們被通知實驗結束后,絕大多數人表示不愿接受這個結果。實驗人員對他們說,如果你現在退出,依然可以拿到錢;但如果你堅持不退出,你將什么都拿不到。


絕大多數獄警寧愿不拿錢,也不愿結束這場“美妙的體驗”。


他們都是社會精英人士。如果不是在這個環境下,誰能想象他們會做出這樣令人發指的行為!


萬物天生就有兩面性,每個人的內心也都會有陰暗面,大多數正常人會對自己進行約束,藏起某些陰暗心理,表現出自己的社會屬性。


但當這些社會準則失效的情況下,潘多拉的魔盒便打開,釋放出人性魔鬼的一面。


普通人,如何應對人格的陰暗面


在沒有社會規則約束的情況下,殺一個陌生人,虐待一個陌生人,可能僅僅是一念之間的事。


小犟想想都覺得瑟瑟發抖,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所以人心經不起測試。



每個正常人都具備基本的同情心,道德感。當你開著車行駛在路上,突然看到前面有一條小狗,你會趕緊剎車,因為你有對生命的敬畏感。


但有些人把小貓小狗,甚至是人的生命都當做是沒有感情的石子,而這種感情缺失的人,是非常可怕的。


這部分人里:


有的是天生缺陷,缺少共情的感官,于他們而言,殺人就像吃飯喝水三步那么簡單,這是讓人無奈的魔鬼。


還有一部分人,在當下的刺激下,做出了有異于平時的舉動,這是當下的魔鬼。


還有一部分人,是由于童年悲慘的遭遇,家庭的扭曲造成了心理異常,從而一步步變成了撒旦。如前面講到的殺人魔亨利·李·盧卡斯。


我們能做什么呢?


每個人心里多多少少都有陰暗面的存在,肯定有不少人都在某一瞬間感覺到“惡從膽邊生”:那個經常被欺負的小女生我也上去踹兩腳有誰會注意呢?天那么黑了,沒人看到我撿到了這個錢包吧?



善惡往往就在一瞬間,也許就在你伸出腳和及時收回腳的時候,天使戰勝了撒旦,道德占據了上風。


了解到人性的惡、、識別人性的惡,直面人性的惡,這樣我們可以防范別人,保護自己。


同時相信人性的美好,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成為戰勝魔鬼的天使。



善與惡,你的選擇是什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