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相信,這個世界的大經濟、大政治、大文化是掌握在一些少數人手里的
他們互為摯友,互相博弈,瓜分著這個世界的各種資源
想象中,他們總是在人煙罕至的高級小黑屋里,喝著紅酒,勾心斗角,笑里藏刀……
而我們這些平凡而普通的蕓蕓眾生,被他們概括在“人口”、“市場”等空洞的概念中,有時是田里的韭菜,有時是盤中的燒鴨,有時火焰口的螞蟻。
【2】
一直堅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就比如說一個賣豬飼料的成功企業家,建造了一幢豬頭人身的超級大廈,造型夸張,形態丑陋,成了社會版眾人嘲笑的頭條。
但是生活在周邊的人,一開始因為新奇異狀去看它,后來它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幼童圍著它玩耍,年輕人上下班路上總看見它,老人搬張椅子在家門口看著它,它太大了,每人能把它怎么樣。
隨著被動的時間過去,人來人往,它成了已經長大的孩子回憶里的某個暗號的主語,比如今晚豬頭東集合了;成了不再年輕的人們心中現實感慨的縮影,比如在豬頭大廈游蕩的張揚歲月;成了老人看日出日落沉默的依靠……
因此,豬頭大廈就算丑陋怪誕,也成了人們心中的那一抹美好。
說不定長大的孩子中有人成了作家,用華麗而深情的辭藻贊美他,引起了一片長大孩子的共鳴,建筑成了情懷。
還未長大的孩子,讀著著名作家的文字, 看著近在咫尺的大廈,這份情懷就衍生出自豪。
可是,這本來就是一個賣豬飼料的人,以直白而浮夸的方式彰顯了財力,圓了心中念想。
時間擅長貼油加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3】
20歲的時候,想要做一個人治愈者,人生理應高尚而有意義
24歲的時候,發現連自己的治愈不了
人之墮,只想沉淪,拒絕搭救,必須自顧自,千萬別多管閑事
其實從來沒想過要成為主宰者,今生人設不允許
就想耍點小聰明,趁著下雨的時候積點水,刮風的時候順風跑
餓不死自己,也不害別人
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沾沾自喜,就這么俗氣
【4】
世界,常觀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