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爺
這是日更第96篇文章
成功就是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
-1-
2005年6月,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演講中有過這么一段話“當你展望未來的時候,你不可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你只能在回顧過去的時候把它們連接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斷會在未來以某種方式連接。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等等。這種做法從未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更加與眾不同。”
以前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感覺,直到今天,在我為一名來訪者做完咨詢后才真切的感受到這種“把過去的片段以某種方式連接起來,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的與眾不同的意境。
玩過拼圖的人都知道,一副拼圖由無數塊碎片組成,剛開始著手整理碎片時,需要花點時間把每塊碎片翻過來看看,讓它們正面朝上,一覽無遺地呈現在面前,之后才開始拼。
如果碎片是齊全的,只要擺弄些時間,總能拼出一副完整的圖來,之后在每天的“拼圖”練習中再不斷熟悉它們,做到爛熟于胸,當你對每一塊碎片都心中有數、了如指掌的時候,也就能拼得飛快,效率和掌控感也就來了。
而我的職涯之路就像在玩一場拼圖游戲,一開始,并沒有足夠的碎片可以拼出一副版圖來,我也不知道我未來的職業版圖是什么樣的,一點概念都沒有,也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么,擅長做什么。
我的碎片就是由生活中的點滴片段累積起來的。
-2-
1999,就算和父母翻臉冷戰也要辭掉在他們眼中安穩的工作只身從東莞跑到廣州重新求學,那時候只是想到我必須讀書,我要跳出那個環境,我要學一門技術,對于下一步要做什么工作,不知道。但我拿到了一塊【學一門技術】的碎片。
2002,在《一生的計劃:如何卓有成效地樹立目標和制定計劃》里我看到了布蘭德對成功的定義「成功就是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那時候,我不懂什么是“有價值的目標”,所以沒辦法樹立,也就沒有被“循序漸進變為現實”。但我拿到了【有價值的目標】【平衡】【信念】三塊碎片。也就是那一年,我開始閱讀圣經,知道什么叫信仰。
2004,【學一門技術】【有價值的目標】【平衡】【信念】在我心里發酵,我就和老板說,我要去學設計,但錢不夠,先借給我唄。沒想到老板很支持,說:去吧,錢不用還,學完回來也是幫公司。在老板身上,我收獲了一塊【成就他人】的碎片。
2005,我又和老板說,我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沒想到老板一臉寵溺的說:也好,但是不要學壞哦。那時候,我心底生出一塊【成功】的碎片。
出來后,我不是立馬重新找工作,而是當機立斷花了1200(離職前我的月薪是1314)去做了一次“職業定位與職涯規劃”。
-3-
這時候,我的職業版圖開始有了一點點框架。
規劃師給到我的職業定位總結是:有主見,獨立性強,而且喜歡主導別人,不喜歡被別人主導,所以你不習慣被領導,加上你出事深思熟慮,所以給人感覺比較固執、處事不靈活,不習慣被領導是你在任何一個組織中發展的最大障礙。你適合從事獨立性較強的專業性工作,包括專業研究、咨詢、專業技能培訓、自由職業、做老板。(用回我學到的DISC來分析,我就是一直被DC兩種特質主導著的啊啊啊……為什么不早學會DISC!)
推薦給我的職業類型是專家/專業人士:規劃、構思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改善現行體系。
建議考慮:專欄作家、心理咨詢師、建筑設計師/室內/展覽設計
還要我始終記住:專業技術是自己在職業市場立足,包括做老板的最主要的支柱,擁有更高的學位,有利于實現你的職業目標。
可對于當時的我,我一點也看不懂這份足足40頁的規劃報告。
我覺得規劃師在忽悠我,我就一個中學畢業的人,我現在連工作都沒有了,下一份工作還不知道在哪里,還要交房租,要找工作,要吃飯,你跟我說我可以往專業人士發展,那些都是要打磨十年八年的職業,那些對我來說就是高大上的職業,這不是天大的笑話么,學歷沒有,經驗沒有,專業能力更是扯蛋。
那時候,我是抗拒的,我怎么可能做到嘛,不斷否定的過程中,繼續找工作,因為沒有方向,找什么工作都不滿意,也就成了好高騖遠,高不成低不就的。
還好學了一年的設計,基本的設計軟件還是懂一些的,想著找個繪圖員也不錯啊,結果人家嫌棄我沒有經驗,不要。
找了幾個月工作都沒找到,怕是老天可憐我,一個給我們上過課的設計師老師來找我說和我一起開工作室,借工程回來做,還教我畫平面圖,做3D,反正我什么都沒有,這么好的事,當然做啊。
還真被規劃師這個“烏鴉嘴”說中了,就這樣我做了室內設計,做工程,成為合伙人,成為一個老板。
這下還真沒人管我了,那種感覺好爽,底下還有一堆工人等著我們發工錢。
也就爽了差不多一年,大工程沒底氣接,小工程又沒賺幾個錢,最終還是回歸職場。
那時候,收獲了【敢作敢當】【敢拼】【自由】【自負盈虧】四塊碎片。
因此有了后面的PK一個月拿到4s店的行政主管的工作,不懂英文敢去擔當某潔500強外企的項目經理,不過,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受管”最終都不干了。
-4-
2009,我對著2005做的那份“職業規劃報告”認真的研究個透,再往回看以往那四年的職涯路,盤點著我一路收集來的碎片:【學一門技術】【有價值的目標】【平衡】【信念】【成就他人】【成功】【敢作敢當】【敢拼】【自由】【自負盈虧】……
有什么職業是符合我的呢?
能成為專業人士,入行沒有門檻,可以終身學習,有專業培訓體系,有人帶,自由,沒人管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工作。
結果就選擇了現在這個公司,跟著公司的培訓體系,往理財規劃師方向走。
2009-現在,就這樣一直待在一家公司發展,直到2015才敢把自己拎出來站到行業的平臺跟其他人PK,參加理財大賽,看看自己行不行。
這是2011我給自己拼出來的職業版圖:【與人們建立長期的關系,為每一個家庭提供專業、先進的資訊及服務;透過性格、職涯、理財、情感四大規劃,幫助人們發現自己,完善自我,讓他們找到人生目的和領略工作著的無限魅力,實現事業、家庭、財務、社群生活、心靈與健康的平衡發展,過著平衡、富足而有意義的生活,幸福快樂的度過每一天!在每天不斷的幫助一個個家庭建立財務規劃的過程中,自己收獲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發現自己,理解別人,影響他人——做生命的設計師。】
這時候再看回當時規劃師給到我的建議:
你適合從事獨立性較強的專業性工作,包括專業研究、咨詢、專業技能培訓、自由職業、做老板。
推薦給我的職業類型是專家/專業人士:規劃、構思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改善現行體系。
建議考慮:專欄作家、心理咨詢師、建筑設計師/室內/展覽設計
而我現在在做的事情就是:規劃、構思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改善現行體系。
不管是理財規劃師還是性格分析師還是情感咨詢還是職涯規劃,都是在為客戶針對他們現有的問題規劃、構思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建議來改善他們的現行體系。
回到文章開頭「成功就是事先樹立的、有價值的目標被循序漸進地變為現實的過程。這一過程因平衡而得以堅固,因信念而具有意義。」
現在再來看這句話,開始有點感覺了,開始覺得它是一句完整的話了,開始變得有意義了。
而我的職業版圖已經開始初具形態。
最后就是,能不能成為專欄作家我不知道,但我已經開始寫作,這是真的。就當這是給自己定的下一個目標吧。
??我是佛爺&最 man show的理財師
? ? ? ? 重新定義你的財務自由人生
? ? ?【性格】 【職涯】【情感】【財富】
| 100個人有100種樣子,活出自己的樣子,過平衡的人生 |
??????????????????????????
?活出自己的樣子
? 日更365の96天
? 每天五點早起晨間日記の80天
? 每天自己做早餐吃の14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