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六步,沒什么是你寫不了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記得在以前的公司上班時,公司內部及公司與公司之間主要通過郵件的發送來進行溝通。而我最討厭的就是寫郵件,因為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完成,而且寫出來的郵件還經常給上司找出毛病來。上司還經常叮囑我們寫郵件一定要主題清晰,簡明扼要,不要寫完長編大論后,看郵件的人還看不明白你的意思。如果當時能看到美國作家勞拉·布朗所著的《完全寫作指南》該多好呀!

剛看到這本厚厚的紅色書—《完全寫作指南》時,我心想這本483頁的書要看到啥時候呀!可是翻開書一看卻發現這本書實用性非常強,它告訴我們,只要思路清晰,流程順暢,有好的方法和習慣,寫作并不是困難的事。另外該書從寫作的核心—寫作思維入手,分析每一種實用寫作的思維要點,以讀者的角度反觀寫作的關鍵。只要按照作者精心規劃的寫作流程來操作,從以前提筆就怕,自然而然地達到什么都能寫的狀態。

什么樣的寫作流程這么厲害?你是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來吧,請花幾分鐘時間,允許我以我們經常接觸的電子郵件作為例子向你介紹一下。

一、寫作準備

1.明確你的目標

人們每從事一項活動,都有目的性的。寫作也不例外,如果搞不清楚自己想要達到什么目的,那只會讓自己走上歪路。就以工作中經常接觸的寫郵件而言,它的目的就是提出請求、提供信息或是提出問題,為了讓信件更加簡潔高效,我們需要把這個目標謹記。

2.了解你的讀者

在寫作之前,花幾分鐘想想你能提供什么信息給讀者,而讀者對于你提供的信息會持有什么樣的態度,這樣更有利于文章的順利完成。在寫郵件的時候,閱讀郵件的對象尤其重要,寫給上級領導與寫給同事間的郵件在語氣用詞方面也大不相同,如果郵件寫得恰當,很可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3.用頭腦風暴鎖定你想表達的內容

頭腦風暴時,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讓你的思緒自由發散。在寫郵件時,如果內容不多,那么就不用太多的頭腦風暴。但倘若表達的內容比較復雜,則需要通過頭腦風暴來思考所要表達的內容。

二、寫作的步驟

1.組織文章

可根據文章本身的類型以及我們想達成的目標來組織文章。在組織信件時要在開頭就向讀者說明來意。

書中作者給了示范提綱:

電子郵件應當盡量簡短,直奔主題。

開頭:告訴讀者為什么要寫這封信。

中間:寫出所有讀者需要的細節信息。這段也要盡量簡短,復雜的信息可以分條排列組織。

結尾:重申自己的來意(闡明要求、下一步計劃等)并對讀者表示感謝。

2.寫初稿

作者提出只要你想寫,寫初稿可以隨時隨地地寫。甚至在以上任何一個步驟之前寫,直到你寫不出來,就會反思之前的寫作準備是否做得充足。對于寫郵件,語氣方面非常重要,打初稿時務必要加倍注意,由于寫郵件的時間很短,很多人會容易在語氣上出錯。

3.修改

無論你寫什么,都應該留出時間來修改初稿。修改對于工作郵件尤其重要,如果郵件有錯別字,就會令人感覺你很不專業,如果發送的信息有誤,甚至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快速校對一遍,可以遍免不必要的誤解和后續的麻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該書作者還提出,以上六個寫作步驟可以隨時隨地從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步驟開始。當我們在實際的寫作中發現某個步驟暫不需要時,可忽略,當我們使用得這個轉盤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屬于自己的寫作流程。

對于寫工作郵件,我最大的感悟是它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你惹上不必要的麻煩,也可以讓你工作變得更加順利。在工作當中有許多責任是通過郵件來解決,有時明明通過口頭告知的事情,由于對方的忘記,而將責任推卻為:你為什么不發郵件通知我。有時候把郵件發出去了,卻因為語句中有稍微的失誤而造成要承擔更大的責任。而《完全寫作指南》這本書當中,就明確指出寫各種類型文章當中可以“這樣做”和“不要做”。它就儼然像一本交通指南或者是生活指南,讓我們遇到問題時可隨時隨地翻閱就可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