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戶體驗的常見問題(轉載)

一、結構層和框架層的區別是什么?

?舉個栗子: ?景區是不是由很多景點構成的?但是參觀路線是不是已經被設定好了?這個順序是人為設定的,在規劃景區的時候就定下了,你作為一個游客,你看不到它的全貌,你看到的頂多是一些道路和路標,用來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但是這個規劃好的東西在你游覽景區的時候影響著你。引導你從哪里買票到哪個路口怎么拐彎。設計者一開始的時候就想著如何安排各個景區的,然后設計一條很合理的路線,這個景點之間的拓撲關系和路線其實就是結構。 ?框架層呢,就是那些景點里邊都有啥,怎么排布。 ?所以網站上的結構層是引導用戶行為的,瀏覽,查找,完成任務等等,框架就可以理解為頁面布局。 ?結構層就是需要用戶點擊然后跳轉頁面或是彈框的東西,框架層就是只需要看不需要動手的東西,這么說不太準確,但是暫時可以先這么理解哈。 ?結構層是流程是用戶的任務流轉,是頁面流;框架層是頁面布局。

??二、如何描述用戶行為? ?

既然結構層是為用戶行為服務的,用戶的行為其實是由一個個的具體動作串聯在一起組成的,比如去超市買東西的動作分解就是進入超市-來到貨架-尋找商品-拿起商品-走到前臺-付款-離開超市。 ?那么該怎么描述用戶行為呢。 ?建議用動賓短語,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直接對應到網站的具體對象上,比如點擊按鈕,一個動作是點擊,一個對象是按鈕,這個行為發生了之后系統會有一個反饋,比如說新開了一個頁面或是提示了登錄成功等,然后用戶進行另外一個可以用動賓短語描述的行為,如此循環下去。

??三、目標、任務與操作 ?動賓短語描述的這些動作我們管他們叫“操作”吧,如果用很多操作來描述一件事未免太多啰嗦,這時候需要我們給他們一個概括的名稱,我們就給這個概括性的東西叫做“任務”吧,比如之前去超市買東西的一系列操作,我們就概括的稱之為“購物”。購物是為了什么呢?原來是今天家里的大米快吃完了,購物的目標就是“給家里儲備點兒大米”,這里的任務可以具體為“買大米”。

???四、舉個例子:

?目標:阻止大象去動物園的聯歡會搞破壞 ?任務:把大象關進冰箱里 ?操作:開門—放大象-關門 ?就是這么分解的,嘿嘿。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