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已不易,不妨對待自己真一點,好一點。
二十年前,我還在小學的時候,我們班的代課老師,姓裘,我們都叫他裘老師。
有一天下午最后一節課,裘老師把課程內容都講完了,一看時間還有二十分鐘,總不能就這樣放學吧。
所以他故弄玄虛的說:“我給你們出了一個謎吧,看誰先猜出來。”
這下大家來了興頭,比剛剛聽課時精神多了。就等著老師先把謎說出來,然后自己風光一把呢。
裘老師嘴咧的老大,咽一下口水,鄭重地說:“現在有一個這么大的東西在你們每一個人的腦袋里,得有二十多斤吧,你們誰都有。這個東西是什么?”
他邊說邊把雙手分別比劃出一個八字的手型,兩個八字之間拉開距離,就構成了一個類似于車輪子那么大的東西的形狀。
你猜出來了嗎?
我聽完后就是感覺不合理啊,我的腦袋剛剛多大怎么能裝下車輪子那么大的東西呢?
還有我的腦袋本身也沒有多沉啊,能有二十多斤?
老師不會在逗我呢吧?我理解不了啊。班里其他的同學也都炸鍋了,都說不可能。
想了十來分鐘,我們十幾個學生達成統一意見:沒有這樣的東西。
然后個個瞪大眼睛,就等老師公布答案了,來驗證我們的正確,好讓他下不了臺。
……
裘老師瞪大了眼睛,公布答案之前,還要問我們一句“你們真的不猜了嗎?沒人能猜出來?”,仿佛懷疑我們的智商一樣。
不猜了,老師你就說吧。
“懶”,其實就是一個“懶”字。
你們時時刻刻想的就是懶,能懶一會是一會,懶著做,懶著學,懶著用,懶著動……別說有二十斤就是有一百斤,有一千斤,哪怕在你們心里這個字的重量就是一萬斤也是有的……
我聽的入迷,仿佛整個教室里,只有我和裘老師兩個人似的,腦子里不斷反復回憶自己懶的時候,當時就在心里告訴自己:我不能懶,我不能懶,一定不能懶了。以至于我甚至忘記了后面老師說了什么。
但我記得當時太陽西斜,溫暖的陽光從教室的后窗射進來,灑滿了我的心。
后來我忘了自己是怎么放學的,怎么走出教室的,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我腦袋里一直反復回響著這老師的話,放映這老師神情的電影……
一直到現在,我的腦袋里還常常想起他瞪大了眼睛,用雙手比劃的深情。也不斷告誡自己不能懶,不能懶。
現在看來,真是感謝裘老師,我自己非常清楚就是這個“懶”字讓我上高中,上大學,走出了大山。
懶,就是一顆原本能自由的心被束縛,辜負了所有。
勸己勤勉,諸君共鑒。
筆勝于劍
——劃出一道閃電,要么擊中人心,要么絕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