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夠幸運的話,至少會有一本書給你豁然開朗的感覺,就像是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一個樣。對于我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我初中讀的《李宗吾與厚黑學》。
李宗吾本名并不叫這個名字,本名叫世銓后來改叫世楷。按照其友張默生在《宗吾家世》一文的說法:他也嫌父親為他命的名不好,便自己改名世楷,字宗儒,這是表示信從孔子的意思。到二十五歲,思想大變,對于儒教頗不滿意。心想與其宗孔子,不如宗法自己,就改名為宗吾。他常說:“這宗吾二字,是我思想獨立的旗幟。”
我買的版本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版10月第五次印刷。這個版本我認為是比較好的。不管是封面設計的美觀,手感,以及紙張和印刷質量都是上佳,比較可惜的是不是精裝版,我于2005年買的,現在已經有些破損。本書優勢有三,一個是內容全,李宗吾的作品絕大多數已經包括在內,缺失的是;二是由于李宗吾生活年代的問題,他的文章有些是文言文。這本書翻譯成白話文,雖然文言文仔細點放慢點,也不是成多大問題。但畢竟不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沒有那種順暢淋漓的感覺。三是書本的后面有李宗吾的朋友寫的關于李本人和他家族的一些文章。這樣讀者對于李宗吾其人其事有更多的了解,對于理解他的文章也會有不小的促進作用。雖然有錢鐘書的只要蛋好吃,又何必關心下蛋的雞在前,但讀者的心理是愛屋及烏,愛上文章,就會對寫出這樣文章的作者是怎么樣的人,怎么會寫,怎樣寫等等問題產生好奇心。本書后面附錄的文章就很好地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書的前面是林語堂、柏陽、南環瑾對李宗吾感想的文章,書扯出這三位有名的人,無疑是想讓這三位為李宗吾站臺,相當于現今的書封上都印有某某好幾位有名的人強烈聯合推薦的效果是一樣的。讀者不必太當回事。
書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厚黑學》,第二部《厚黑原理》,第三部《厚黑叢話》,第四部《我對圣人的懷疑》,第五部《中國學術的趨勢》,第六部《李宗吾家世及其它》。可以發現六個部分中錢三部分都是有關于厚黑學的,而厚黑學也是本書的主要內容,加之厚黑學也是人們熟悉李宗吾的代表作,故而書名為《李宗吾與厚黑學》。
書的第一部分是《厚黑學》。
? ? ? ? 李宗吾是以獨尊的筆名發表的。厚黑學是李宗吾最為著名的文章,絕大都數的讀者提起李宗吾,大概都會說:哦,是那個寫厚黑學的人。所謂厚黑,臉厚心黑也。臉厚,也就是臉皮厚,不要臉,沒有羞恥;心黑,就是心腸狠毒,不擇手段。李宗吾以楚漢、三國人物來作為例證。劉邦、劉備是臉皮厚的典型代表,曹操則是心黑的代表人物,司馬懿兩則皆有。而范曾則是作為心黑臉皮薄導致失敗的反例。甚至李宗吾還以自己的兩個好友來作為例子。這樣既有歷史史實,又有現實生活的具體,說服力自然是很強的。李宗吾在這部分的《結論》說:“不妨告訴讀者一個秘訣:凡是行使厚黑的時候,表面上,一定要糊一層仁義道德,不能把它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王莽的失敗,就由于露出了厚黑的緣故。”
厚黑學還附有求官做官的六字真言。
辦事兒二妙法。一鋸箭法。其實就是把事情解決一部分,然后推給其他人,簡單點說就是踢皮球、扯皮。二補鍋法。其實就是把事情先搞大,再解決得到的利益就更大了。比如有的官兵不去剿匪,任其壯大,再剿匪,最后功勞也就大大的。簡單點說就是先養肥再殺,但也不會殺光,留著再養肥。
? ??第二部《厚黑原理》。
? ? ? ? ?李宗吾抓到了儒家“仁”的漏洞。宋儒的學說有一個重要的依據是孟子的:“乍見孺子將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這句話引申出來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也就是說惻隱之心是仁的發端。但宋儒卻忘了上文惻隱之心前面還有兩個字:怵惕。既由于漏了這兩個字,宋儒對人性持樂觀、性善論,使整個的儒學脫離了實際的情況,進入盲目的樂觀。實際上怵惕即恐懼心才是人的第一反應,這是人的自然反應也是人性的固有的弱點。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宋儒忽略了這兩個字,導致后面的論據失實,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自然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得不說,李宗吾讀書仔細。
第五部《中國學術趨勢》。
? ? ? ? 如果說厚黑學是李宗吾游戲之作,雖然讀者頗為認同,但也不少是認為游戲之作,上不得臺面,李宗吾的才能是有疑問的。那么學術趨勢則是對這種看法的最有力的反駁。他對老子是極為推崇的,認為老子是春秋百家的源頭或是集百家之長或總綱 。對儒家則是不感冒,尤其是對儒家的道統公案。所謂道統是佛家禪學興盛,禪宗有衣缽傳承這個概念,宋代儒生為了對抗佛家,從而生造出屬于儒家“衣缽”的“道統”概念。之后這個來歷不明的道統成為儒家黨同伐異,占據學術高地的絕好工具。
第五部《我對圣人的懷疑》。
? ? ? ? ?這是一篇讓我醍醐灌醒的文章。因為我一直在想,為什么儒家自從孔子成為圣人以后,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圣人?孟子也僅僅是亞圣而已。要知道儒家從漢武帝起就一直是主流意識形態,不要說讀書人整天讀圣賢書,就連目不識丁的鄉下人也是執行儒家圣人們的道德準則的。而且自春秋儒家的誕生到現在也有個兩千多年了。這么多的人,這么長的時間,竟然沒有再出現一個圣人?就算圣人難出,概率低,可這也太不符邏輯了。在這篇文章中,李宗吾也提出類似于我的問題,實際是李宗吾的父親向他提出來的問題:問什么儒家所提出的圣人,除了孔子是一家學派的的創始人以外,其他的圣人如堯舜禹都是帝王呢?
? ? ? ? ?李宗吾給出的答案是這是學派與權力的勾結,學派借助權力對其它學派進行黨同伐異。
? ? ? ? ?第六部《李宗吾家世及其它》。
? ? ? ? ?看下來,李宗吾父親對他的思想影響是巨大的。雖然李宗吾的父親只是個務農的,讀書一生中也僅僅是只讀三本書,從未留下批注之類的文字。但李宗吾的父親讀書卻是比一般的書呆子高明多了,他能夠注意到書中的細節,跳出書的思維范圍,對書提出質疑,提出問題問李宗吾。李宗吾反應是猝不及防,之后他也對父親的問題有了留意。第四部《我對圣人的懷疑》以及第三部的一些文章可以說是由于李宗吾父親向李宗吾提出的的問題,而李宗吾在多年以后給出的答卷。
? ? ? ? ?書中柏楊還提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李宗吾的《厚黑學》出來以后,一個高官斥責其敗壞道德風氣,寫了本書《薄白學》來跟李宗吾的《厚黑學》打擂臺。不久,這位高官因貪污受賄等不法之事被處死刑。真是有趣。書與作家的關系,就好象電影與演員的關系,二者不是正相關也不是負相關的,有的作家書里是陽春白雪,現實是齷齪鼠輩;有的作家書里是種種驚世駭俗,現實則是老老實實上街買菜。切不可以,認為電影中演好人的演員現實生活中也是個好人,演壞人的就是個壞人,作家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