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啥要寫下這個標題呢?念了十幾年書,粗識幾個字,除了偶爾只言片語記日記以外,從來沒有勇氣拿起筆寫什么文字。所以我寫下這些就算圓了自己的文字夢想吧。
? ?春節后一同學開始在簡書上發表文章:有詩句,有寫故鄉的,有讀后感,有很多年來寫給女兒的信,大作不斷出爐,細膩柔軟的文字在你心底最深處自然生出無邊的暖意,感覺這個春天都要溫暖許多。文如其人,不愧為我們同學心中的才女。
? 更加敬佩的是同學的妹妹,教學工作之余還在獨立完成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推出,理性平和的文字下是一顆仁和慈愛的心靈,筆下有對生活的愛,有對女兒的愛,有對學生的愛。這些愛匯聚成無聲的溪流,鼓舞著我們。
?一次在和同學閑談中,同學鼓勵我,讓我下載簡書,當玩兒一樣沒事兒寫寫東西。我哪里會寫啥文字啊,就像宋丹丹的小品,在家憋了一星期才憋了五個字,這不是為難自己嘛。
? 想來不能辜負同學的好意,自己也確實閑得發慌,在清明節前夕,終于鼓足勇氣拿起筆,歪歪扭扭寫下點給母親的文字,心生膽怯,文字后面還斗膽寫了不能稱其為詩的四句。連平仄都不懂的我哪會做什么詩啊,無非是想表達對父母的思念感恩之情。
?所幸關注我的朋友很少,有限的幾位朋友在我的文字后都是打賞和贊美,這打賞是我今生第一次靠文字換來的報酬,深知這是鼓勵,內心涌出無限的快樂。
因為自己口拙吧, 我對能寫出生花文字的人、口若懸河的人都是無比敬佩。仔細回憶上學時候我都沒寫出一次像樣的作文,從小學到大學最發愁的就是語文老師的作文作業了。直到今天,我怕語文老師的陰影還在。
?回憶中自己寫文字最多的時候,應該是念大學時和大學畢業之后的頭幾年,給家人和老師同學的信。有些信直到現在我還保存著。
?我最近幾年閑暇時間多了,偶爾買些喜歡的書讀讀,才明白一個道理:讀書要趁早。在讀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中,錢鐘書和楊絳在英國留學期間,是比賽讀書,對英國的文學史按時間先后列出讀書清單,一本本詳細去讀,還要做大量的讀書筆記。楊絳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有三天不讀書就感覺自己白活的想法,他們都是自小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才有日后那么高的文學成就的。
?楊絳先生在剩下她自己一個人二十多年的時光里,靠著讀書和寫作,打掃好他們仨的戰場之后靜靜的離開這個世界。96歲時出版的《走在人生邊上》散文集,更加透出老人的從容與淡定。由衷的敬佩這位老人,敬佩之余深深的感受到文字給予人的力量無窮。
?我終究是太過平凡的人,生在六十年代末的農村,自小沒有書可讀。即使是上學之后,除了可憐的幾本教科書以外,那時候盛行的小人書,我看過不超過五本,就更別提四大名著了。高中時只看過幾本《遼寧青年》,大學畢業剛工作的第一年才第一次讀到《紅樓夢》。
去年利用一個學期,讀完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這么多年才圓了讀武俠小說的夢。有些人總認為武俠小說就是看熱鬧,我在看了這長長的熱鬧場面之后,卻是體味到文字帶給我的享受,比看電視劇更加理解書中人物的愛恨情仇。電視劇中人物的打打殺殺,真的就是打得熱鬧,而在書中你讀到的才是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情。
? ?文字永遠是拿來讀和寫的,我在讀文字的時候,經常想到寫文字人的不易,我的讀文字之夢在慢慢實現,而寫文字的夢終歸就是一個夢了。
? ?此時已是深夜,身在異鄉的我因為這個文字夢卻是難以入眠,真的是希望自己盡快進入夢鄉吧。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