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愛你”的背后

周星馳:我養你啊!

(自從《我的前半生》熱播后,此口號被批判為年度最假,常被吊打)


蘇軾:不思量,自難忘。

(大意是“不想去回首,依舊克制不住難以忘懷。”全文是: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傷感嗎?這是著名中年文藝男蘇東坡,為懷念第一任亡妻王弗所作的《江城子》。

在車馬慢、書信慢、生死難測的年代,常把蒼涼的深情附著于筆墨。抹一把淚~)


黃偉文:余生請你指教。

(關于這句,請欣賞一個段子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為一個姓「余」的廣東男生。

第一次遇到妹子說「余生請你指教」時。隨口就回了一句「你有咩問題?」

然后…沒有然后”)


夏目漱石:今晚月色真美。

(主角顏值夠,語音夠標準有磁性的話,可以模仿杰克蘇瑪麗蘇電視劇里,花前月下的場景,隨便你怎么演~)


張學友:很想帶你去吹吹風。

(啊喂,友情提示,說這句話的,你開什么車去兜風比較重要)


瑪格麗特:我在床上,飯在鍋里。

(畫面香艷,嘖嘖)


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如果不知這句出處,感覺有文化的“大排檔大金鏈哥”喝了點小酒,在有點傷神地嘮叨。

這篇大體上寫的是羈旅鄉思離愁別恨之情,從眼前黃葉、秋色連波到遠景斜陽外,意境逐漸開闊,卻更突出了“愁”和“獨”。情不自禁地釋義到此處,呈上完整篇: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李白: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青梅竹馬最早出處。報告:兩小無猜的感情,在二十到二十一世紀,隨著城市大規模拆遷,已基本絕跡)


張愛玲:你還不來,我怎敢老去。

(從高傲的文藝少女,到女青年,再到到依舊驕傲尖刻文藝女中年,唯獨這份感情無奈地低微到俗世塵埃里。)


錢武肅王: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田埂上花開了很美,你回來的路上可慢慢欣賞。”歲月靜好,我甘之如飴,陪你安享于流年的細碎平淡。)


方文山: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對于城市普通人來說,唱歌表達“我愛你”的可操作性很高,可到各大KTV,帶著一眾好基友,繁忙時段包場進行表白)


刀郎:自你離開以后,從此就丟了溫柔。

(四十五歲以上人群適用,尤其熱愛跳廣場舞的。)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名句,曾經中學各大考試偏愛的考題)


李之儀: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出自《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王網紅詩詞文學家、“風塵女”之友柳永描寫深陷思念中的女性。)


林夕: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

(還是唱吧,聽起來沒那么……酸)


李商隱: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說白了,單相思。)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如果動情了,就負了神;如果不動情,就辜負愛情。注:作者是活佛,表達的是在世俗兒女情長和神佛之間的矛盾。)


馮唐: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賣弄此種不真誠的文字游戲,自詡才高,已遭眾多明眼女文青嫌棄。)


納蘭性德: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出自《虞美人》:分別后的我們倆,心境是相同的,在明月當空的時候,最是承受不住那份凄涼的回憶。)


魯迅:我愛子君,仗著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

(出自魯迅小說。主角子君、涓生。小說結局有一種靜默的慘烈:兩人世界生活破產,理想的愛情樣子幻滅,一死一傷。故小說名《傷逝》。

亦舒《我的前半生》和這篇有點關系,主角也叫羅子君、陳俊生。)


李宗盛: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彼時,已有家世的李宗盛愛上林憶蓮。婚外戀的內心波瀾,寫成經典,被傳唱許久。只能說,有錢或有才華,都格外能開掛。)

李宗盛《鬼迷心竅》:

曾經真的以為人生就這樣了,

平靜的心拒絕再有浪潮。

斬了千次的情絲卻斷不了,

百轉千折它將我圍繞。

有人問我你究竟是哪里好,這么多年我還忘不了,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

沒見過你的人不會明了…….


顧城: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顧城的《門前》。不要只記得人家那句“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位殺妻后又自殺的詩人,最后從生活的現實,和即將在感情上被拋棄的絕望掙扎中,倉促丟掉了孩童般純真的神采,拿起了利刃。)


沈從文: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出自《湘行散記》,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情書。

附上這段民國時期著名的“癩蛤蟆吃上天鵝肉的故事”:

THE ?END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