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愿意放棄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才能真正有意義,才會更加認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方向,這才是時間管理的本質。
我曾以為嚴格執行每天的計劃和待辦事項,時間管理就已經做的很棒了。直到我想把工作做的更好,我才明白,這也只能叫作“不浪費時間”。
常常感言“沒有時間”,滿腹牢騷,倒不如靜下心慢慢做。正如一本《習慣走多遠》說的那樣,真正的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恰恰不是管理時間,而是找到時間。
那么我們該去哪里“摳”時間呢?
必須學會說“不”
說“不”其實是個想起來容易,但真到自己就容易忘記的事情,,如果沒有拒絕,那么我們會很難專心地應對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人講艾薇做事法,還有做事四象限,因為有太多的誘惑向我們遞出橄欖枝,還有無法拒絕的人情世故和額外的工作,都會影響個人思考和優化。工作越久,你會發現,真正的牛人,往往敢于放棄。因為不重要的事情真做不完也不會死,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著不做往往會后果比較嚴重。
金錢換時間
以前沒有做兼職,天天上下班,現在有了團隊,有了理想。想做點事有經常不自覺加班。可用的業余時間往往是零散的,如果不能抓住零散時間進行思考,那就更沒有時間了。為了能更好地抓住這些碎片時間,我買了智能手環,下了app軟件,有什么感言說出來比記筆記方便。
關掉提醒,高效專注地工作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好遠離網絡和手機,這些個到處沖刺著各種誘惑。正如你隨便瞄了一眼,大腦就會從新開始思考。每次都會停下來,從新撿回剛才思路。
提前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一旦事情多而且雜的時候,腦子就明顯不夠用。哪怕是小事,如果寫下來還能做到;不記下來,無論在腦子里想多久,一被打擾就忘了。提前計劃是為了更重視時間的流向,知道時間都花到哪里去了。